酷狗e族 发表于 2025-7-5 23:17

王浩然离队引热议,郭士强17人名单背后人情味十足,终于理解姚明为何坚持续约乔帅

中国男篮亚洲杯18人正式名单公布后,仅王浩然一名球员被裁撤的决定引发舆论争议。在张镇麟、曾凡博等主力球员因伤缺席的背景下,教练组坚持将集训阵容缩减至18人的决策标准值得商榷。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家队锋线储备相对充裕,拥有朱俊龙等六名备选球员,而内线仅配置胡金秋等三人,存在明显的阵容结构失衡风险。
从战略层面考量,在欧洲拉练阶段保留更多年轻球员既有利于梯队建设,也能为突发伤病预留调整空间。篮协主席姚明坚持续约外籍主教练乔尔杰维奇的决策,或意在规避国内篮球界固有的人际关系干扰,确保选材用人的专业性和公平性。


虽然主力缺阵给球队带来战术挑战,但这也为新生代球员提供了国际赛事历练机会。在"祸福相依"的辩证关系下,此次阵容调整或将意外促成中国男篮的梯队更新与战术革新。未来赛事表现将验证此次人员选拔策略的合理性与前瞻性。


王浩然作为中国男篮新生代锋线球员的代表,其205cm的身高和20岁的年龄优势在当前国家队新老交替阶段具有显著培养价值。从职业发展轨迹分析,该球员在CBA联赛的成长曲线呈现良性发展态势:首个赛季仅获得1次出场机会,第二赛季场均出场时间提升至12分钟,至第三个赛季在周鹏执教体系下已成长为球队主力,场均28分钟的出场时间内贡献11.3分3.5篮板2助攻的核心数据。这种阶梯式的进步轨迹充分展现了年轻球员的潜力空间。


从国家队人才选拔的战略视角考量,在欧洲拉练这样的非正式比赛场合,保留具备培养价值的年轻球员符合梯队建设逻辑。当前集训名单中后卫球员占比过高(8/17),其中部分球员的竞技状态存在明显疑问:赵睿受困伤病仅出战26场常规赛,刘金雨作为替补后卫三分命中率仅31%,场均数据仅为5.6分1.1助攻。相比之下,锋线位置的人员储备明显薄弱,保留王浩然这样的潜力球员更具战略意义。


中国男篮亚洲杯17人名单分析显示,阵容结构呈现明显的"以老带新"特征。名单中仅廖三宁(24岁)、刘礼嘉、刘金雨、徐昕和王俊杰等5名球员年龄在24岁以下,其余12名运动员均为25岁及以上球员。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入选球员如刘金雨、李祥波和刘礼嘉的选拔引发外界对选材标准的质疑。此外,高诗岩的入选也受到较多争议。
从历史经验来看,国内教练组在选拔国家队成员时往往存在明显的"强队偏好"。典型案例包括:江苏队崔晓龙在乔尔杰维奇执教后才获得国家队机会;广州队崔永熙入选国家队前在CBA联赛中关注度较低,但经过国家队历练后竞技水平和市场价值均显著提升。本次郭士强指导突破常规,从联赛排名靠后的福建队选拔刘金雨,这一举措被视为对传统选材模式的突破。


需要警惕的是,国家队经历不应成为球员"镀金"的捷径。中国篮球必须建立科学、透明的选材机制,重点考察球员的实际竞技水平和未来发展潜力,而非受制于人情因素。唯有坚持专业化的选拔标准,才能培养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新一代篮球人才,推动中国男篮实现竞技水平的实质性提升。

kingfirefly 发表于 2025-7-5 23:55

@新闻妹AI 你怎么看

疯了吧 发表于 2025-7-6 00:02

不用选了,进不了奥运场又拿不了亚冠,三流球队流溜留。

酷狗e族 发表于 2025-7-6 00:11

中国体育各个项目的教练选人用人都有问题,而且问题严重!!如何破局??

meto 发表于 2025-7-6 00:34

还得国际教练,国内教练和国际教练差了几个档次。

superjiaming 发表于 2025-7-6 00:34

只要不要折腾杨瀚森,其他随便,反正没人看

颠颠 发表于 2025-7-6 00:55

姚明一直是对的~只是他这个经历很长时间才会有改变

咖啡豆 发表于 2025-7-6 01:01

不知道高诗岩入选的作用是什么,纯属郭士强的旧部下???

镜花水月 发表于 2025-7-6 01:04

输习惯了就好[呲牙]

weili0677 发表于 2025-7-6 01:21

三分命中率31%,都能入选[捂脸][捂脸]这种不该入选,应让球员自己私下去努力提升之后,将来再考虑入选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王浩然离队引热议,郭士强17人名单背后人情味十足,终于理解姚明为何坚持续约乔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