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宣称在12天冲突中,30多名安全主管,11名核科学家死亡,实际伤亡被质疑
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虽已停火,但围绕双方伤亡数据的争议却持续发酵。根据伊朗官方发布的数字,12天的冲突中,伊朗方面死亡935人,受伤3300多人,其中包括38名儿童和102名妇女。
而以色列官方公布的伤亡数据则为28人死亡,1300多人受伤。两组数据之间的巨大差异引发了外界的广泛质疑。
以色列的伤亡数据是否被低估?这是外界关注的焦点。冲突期间,伊朗发射了多枚“泥石”高超音速导弹,成功突破以色列号称拦截率接近100%的“铁穹”防空系统。
以色列的特拉维夫、海法等大城市遭到密集打击,多栋建筑被击毁。根据以色列媒体《以色列时报》的报道,一次导弹袭击造成了30名安全官员和11名核科学家死亡。
这一信息与以色列官方公布的28人死亡的数据形成鲜明对比,也让人质疑其是否低报了实际伤亡。
此外,一份疑似来自以色列HES网站的伤亡清单在社交媒体上流传,显示以色列的死亡人数远超官方数据,包括6名高级将领、32名摩萨德官员、78名辛贝特特工、462名士兵和423名平民。
这份清单虽然尚未得到官方证实,但与伊朗方面的说法相符,进一步加重了外界对以色列官方数据真实性的怀疑。
这场冲突还暴露了以色列在军事上的几个关键弱点。首先是“铁穹”防空系统的缺陷。作为以色列引以为傲的防御武器,“铁穹”系统此前在应对短程火箭弹方面表现出色,但面对伊朗的高超音速导弹却显得力不从心。这些导弹速度极快且轨迹难以预测,突破了“铁穹”的防御,使以色列的城市和关键设施遭受重创。
其次,以色列的地理条件限制了其持久作战的能力。以色列国土面积小、人口密集、战略纵深有限,这使得它在面对持续的导弹袭击时显得脆弱。如果冲突时间再延长,以色列的经济和基础设施将承受更大的压力。
最后,以色列在这场冲突中展现出对美国的高度依赖。如果没有美国的“撑腰”以色列恐怕难以承受冲突继续升级的后果。这也凸显了以色列在中东地区战略中的一大隐忧:其安全保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部力量。
这场冲突不仅是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较量,也反映了中东地区更深层次的地缘政治博弈。伊朗通过展示其军事力量,进一步巩固了其地区影响力,而以色列则面临军事优势被削弱的现实。 脑袋有水。30名是将领,伊朗的将领。11名也是伊朗的核科学家。 以是打的有准备之仗,防空警报一响,市民都到地下防空洞里去了,当然伤亡少。 伊朗没有钻地弹,也不敢使用核材料脏弹[哭笑] 难怪以色列会同意停火 不要怀疑伊朗的导弹只炸了个寂寞!这差不多是以色列的死亡人数,6名高级将领,32名官员,78名特工,462名士兵,423名平民,加起来死了1000多人,比之前官方报道多了40多倍。 以色列胆敢“铁穹”防空体系只是针对哈马斯或是勒巴嫩真主党武装开发的一种防空体系,对真正的导弹,尤其上高超音速导弹阻拦是毫无意义。看清楚美西方国家的武器宣传和实战效果就知道。对付上个世纪的武器装备还行,想预警和拦截今天的高端导弹,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就这么说吧,以色列被打的不惨怎么会到后面拼命求美国赶紧救场,不说以色列掩盖了多少伤亡,他那防空系统不仅被打穿了,而且后面快用完了,前面还能用防空减少大部分来袭导弹和无人机的伤害,再继续下去,没防空了就要面对全伤害了,这么小的以色列,再撑几天就会被炸平?几次中东战争都一个样,全靠美国帮忙,事后各种吹自己有多强,没办法,全球主要媒体几乎都在犹太人手上。 以色列是批准了28人死亡,至于其他人员未得到批准,就不算是阵亡人员。 看看伊朗人的高兴样,估计以色列人也被打得够惨,只是自我安慰一下没死多少人[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