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寂寞看孤单 发表于 2025-6-29 12:28

在国内被封杀的女主播,跑去东南亚直播,单场直播狂揽71万

在国内被封杀的女主播,跑去东南亚直播,单场直播狂揽71万,在东南亚的夜晚,当地用户打开TikTok直播间,迎面而来的,是一个戴着铁锅、跳着“炒菜舞”的熟悉身影,这个曾因“低俗内容”在国内平台被封杀的网红“小黄”,如今却在东南亚重新焕发“第二春”,引发了广泛争议与深思。


“小黄”的真实网名已鲜有人提及,但她在国内因其夸张、搞怪甚至引发不适的直播内容而迅速走红,又因为内容尺度问题频频被封号,最终彻底“退场”,而如今,她在TikTok上以“红绿灯的黄”这一新身份重新亮相,甚至大方宣布“正式入驻”,以一支标志性的“炒菜舞”作为出场宣言。


令人震惊的是,她的海外征程远超预期。短短二十余天,粉丝暴涨至28万,单场直播收入超1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71万元,并登顶TikTok越南地区直播榜榜首,如此现象级的成绩,让不少人直呼“看不懂”,更有网友感慨:“原来国外也吃这一套。”


这背后所暴露的问题,其实远不止“文化差异”那么简单,首先,是全球内容审核标准的巨大差异,在国内,平台对于低俗、炒作、擦边等行为的监管愈发严格,但在部分东南亚国家,尤其是娱乐内容消费习惯尚未完全成型的平台中,类似的表演被视作“另类有趣”,甚至能成为流量密码。


其次,这是一次关于“逃避监管”的成功试验。一些内容创作者在国内被封杀后,迅速转战海外市场,借助语言隔阂、监管差距,继续其原有“人设”和操作模式,这种现象不仅挑战了内容监管的边界,也给平台治理带来了新的难题。


但更深层次的反思在于: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封杀”与“复活”的矛盾?内容创作者是否有“道德责任”去选择健康向上的表达方式?观众是否也该为自己的“围观”行为承担部分责任?当低俗内容能在不同平台反复“复活”,是不是也说明了我们在全球化内容生态下,仍然缺乏真正统一的审美与价值共识?


“小黄”的回归与爆火,不只是一个“封杀网红东山再起”的八卦故事,更是一次关于平台规则、文化输出、审美价值观的复杂交锋,在流量至上的时代,这样的现象恐怕还会持续上演,但无论在哪个平台,真正长久被记住的,从来都不是猎奇,而是有温度、有深度的内容表达,对此你们有什么想吐槽的吗?

superzhzh 发表于 2025-6-29 13:24

低俗内容换个地方就吃香,平台监管该全球统一标准了

—じ☆ve人生— 发表于 2025-6-29 16:02

让她去祸害越南不是功德一件么[呲牙]

wifai 发表于 2025-6-29 16:11

🤔

疯了吧 发表于 2025-6-29 16:38

🐔而已,封杀换个鸡窝一样玩[点赞]

神隐之左手 发表于 2025-6-29 17:53

是国内太无聊了,什么都要管。

ycp123 发表于 2025-6-30 07:33

别人去国际版你也比比啊,那你怎么不管国名党,把你能的

mulunbo 发表于 2025-6-30 07:35

国家应该禁止直播挣钱,都是卖假货

陪着寂寞看孤单 发表于 2025-6-30 10:10

别动不动就上纲上线的,这跟审美有毛关系,说白了就是发展阶段不同,抖音刚开始不也啥都行,野蛮生长阶段嘛,劣币驱逐良币,流量见顶之后好内容才越来越被追捧,这时候就回良币驱逐劣币了嘛,别老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评论这评论那,搞得自己好像圣人一样

疯了吧 发表于 2025-6-30 10:33

找个理由抓起来,这是抹黑中国人在国际的形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国内被封杀的女主播,跑去东南亚直播,单场直播狂揽7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