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狠又专业,不要闵鹿蕾却让他辅佐张庆鹏,北控队下血本
北控男篮这个休赛期的教练组调整,堪称CBA版的“权力的游戏”——该狠的时候绝不手软,该留的时候不惜血本
。先是果断“分手”功勋教练闵鹿蕾,随后又成功说服原本想“单飞”的外教格兰留下辅佐少帅张庆鹏。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北控的教练组不仅没降级,反而更豪华了。
第一刀:和闵鹿蕾“和平分手”,北控这次够果断
上赛季,闵鹿蕾带领北控时隔多年重返季后赛,按理说成绩尚可,但管理层显然有更高的期待。尤其是在季后赛首轮被深圳队淘汰后,球队暴露出的战术僵化、临场调整慢等问题,让高层下定决心换帅。
闵鹿蕾的执教风格偏传统,强调防守和纪律,但在现代篮球快速攻防转换的潮流下,北控的进攻时常陷入“便秘”状态。再加上闵鹿蕾对年轻球员的使用相对保守,像廖三宁、王少杰等潜力新星并未完全释放能量。于是,北控管理层选择“快刀斩乱麻”,和闵鹿蕾“和平分手”。
这一决定看似无情,实则专业——与其勉强凑合,不如趁早调整。毕竟,CBA已经不是那个靠老帅经验就能稳赢的时代了,北控想要更进一步,必须求变。
第二招:砸钱留格兰,给他“总教练”头衔
如果说放弃闵鹿蕾是“狠”,那留下外教格兰就是“精”。
格兰上赛季作为助理教练,实际负责了大量战术设计和临场调整工作,尤其是北控后半程的进攻明显流畅了许多,他的调教功不可没。赛季结束后,格兰原本打算离开,甚至有其他CBA球队向他抛出主教练的橄榄枝。但北控管理层深知他的价值,直接砸出血本——不仅加薪,还给了他“总教练”的头衔。
这个头衔很微妙,既不是主教练,但又高于普通助教,相当于“教练组二把手”,拥有相当大的话语权。这样一来,格兰既能继续施展才华,又不会因为屈居助教而觉得“掉价”。北控这一手,既留住了人才,又没破坏张庆鹏的主帅权威,堪称职场“高情商操作”。
张庆鹏上位:少帅+外教,北控要玩“中西合璧”?
北控最终选择让张庆鹏接任主教练,这个决定既大胆又合理。
张庆鹏球员时代就是CBA顶级控卫,退役后迅速转型教练,先后在天津和北控担任助教,学习能力极强。他的优势在于:
更懂现代篮球——作为年轻教练,他更倾向于快节奏、空间型打法,和北控的阵容特点契合。
擅长沟通——球员时代就是更衣室领袖,如今转型教练,能更好地团结球队。
愿意学习——他不像某些本土教练排斥外教,反而主动和格兰合作,吸收欧洲先进理念。
“张庆鹏+格兰”的组合,有点像NBA的“少帅+资深助教”模式(比如史蒂文斯+助教团队)。张庆鹏负责整体管理和更衣室氛围,格兰专注战术设计,各司其职,互补短板。
新赛季展望:北控真要搞大事?
北控这一系列操作,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他们不满足于季后赛一轮游,而是要冲击更高目标。
教练组升级——张庆鹏的活力+格兰的战术,理论上比闵鹿蕾的单核带队更符合现代篮球趋势。
阵容年轻化——廖三宁、王少杰等新生代球员有望得到更多机会,北控可能会提速打“跑轰”。
外援选择更精准——上赛季的里勒和费尔德表现不错,但格兰的留任意味着北控可能会引进更适合欧洲体系的外援。
当然,风险也存在——张庆鹏毕竟是首次担任CBA主教练,临场指挥经验不足,如果开局战绩不佳,压力会瞬间拉满。但北控既然敢赌,就说明他们已经做好了“交学费”的准备。
结语:北控的野心,藏不住了
从放弃闵鹿蕾到高价留格兰,再到扶正张庆鹏,北控这一系列操作既展现了管理层的决断力,又体现了职业化的运营思路。他们不再满足于“混个季后赛”,而是要打造一支更具竞争力的球队。
新赛季的北控,或许会经历阵痛,但如果“张庆鹏+格兰”的组合能擦出火花,他们完全有可能成为CBA的一匹黑马。毕竟,在职业体育的世界里,敢砸钱、敢换帅、敢用新人的球队,往往才是最后的赢家。 马布里的小弟,何来功勋?他为北控带来啥贡献?啥荣誉? 王少杰?是我家断网了还是你家断网了?[哭笑] 没有马布里,迷路蕾真迷路。 还是缺一个本土组织后卫!比如高诗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