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的10个趣闻:邵逸夫开价1亿元挽留,曾带成龙逃离香港
据蔡澜社交平台透露, 2025年6月25日,蔡澜先生在亲友陪同下,于香港养和医院安详离世。遵从先生意愿,为免叨扰亲朋,不设任何仪式,遗体已火化。蔡澜1941年8月18日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潮州,后来定居香港。他是知名作家、美食家、电影监制、主持人,与金庸、倪匡、黄霑并称“香港四大才子”,随着蔡澜离世,四大才子已全部离开。
蔡澜拥有波澜壮阔、传奇的一生,在电影领域,他亲眼目睹了邵氏的兴衰。
蔡澜推开电影大门始于1955年在报社发布的影评《疯人院》,隔年他进入邵氏电影公司工作,负责国外影片采购、宣传和发行,之后转投嘉禾,并创办下属公司“大路”,直至1997年,他才彻底告别电影行业,专注美食和美食节目,并担任了陈晓卿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
下面说一下蔡澜在电影行业的10件趣闻。
1、蔡澜和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的金庸有很深的友谊。他们经常一起旅游,四处品尝美食,因为蔡澜性格豁达,金庸先生给他的评价是“蔡澜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据蔡澜自己回忆,他曾和金庸先生夫妇一起去意大利旅行,蔡澜对金庸夫妇非常信任,相信他说出的秘密,不会有外人知晓,因此蔡澜毫无保留的说了很多邵逸夫的秘辛。
还有一次,他教金庸喝那种辣嗓子的意大利土酒,还带着他去新加坡大排档吸牛骨髓,金庸皱得眉头能夹蚊子,他却笑得前仰后合。
2、蔡澜接受了邵氏的工作邀请,第一次进入邵氏大楼,到了三楼的餐厅,仿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他透露导演们叼着雪茄在餐厅里用餐,有的还戴贝雷帽。当时他对岳枫印象很深,他也抽雪茄,咳嗽个不停。大明星们也去食堂,但他们不吃餐厅里面的菜,而是有两三个跟班拿着食盒,在餐厅里等导演们一起吃。
3、蔡澜为邵氏工作之后认识了岳华和王羽,有一次两个人都在邵氏影城拍戏,看到蔡澜,都说要请他吃饭,蔡澜左右为难不知道和谁去吃饭才好,结果岳华和王羽为此大打出手、扭成一团。
4、蔡澜到邵氏工作,除了自己文笔好、到日本学了制片之外,还有一层原因,蔡澜的父亲蔡文玄早年就是受聘邵氏,担任文中部经理,所以蔡澜算是子承父业吧。
5、蔡澜和邵逸夫相交30年,不是老板和下属的关系,除了蔡澜父亲为邵氏工作这层渊源外,蔡澜的母亲还教过邵逸夫孩子读书。邵逸夫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小时候没有学校读书,蔡澜的母亲就当家庭教师教他们读书,当时邵氏已经发不出工资,蔡澜的母亲就承担起家务和开销。
6、蔡澜要离开邵氏时,是等到邵逸夫从新加坡回香港才提出来,以示尊重。邵逸夫挽留时曾表示,给蔡澜1个亿,让他拿去在外面当独立制片人,拍出来的电影交给邵氏发行即可,并表示对这笔钱的使用方式完全不过问。但蔡澜拒绝了,辞职后他收到了邵逸夫开出的支票,金额比被辞退拿到的赔偿金多很多。
7、蔡澜到嘉禾工作后,当时是香港电影“最黑暗的时代”,各方恶势力很多,就来抢生意,甚至也把目光瞄准了正当红的成龙。所以就发生了一件事,邹文怀深夜找到蔡澜,委托他带成龙离开香港。于是蔡澜和成龙就去了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两个人在那里写剧本、拍电影,住了整整一年,之后又去了南斯拉夫和日本等地。
8、蔡澜对后来执掌邵氏的方逸华十分不满,其中一个原因是李翰祥背叛邵逸夫离开邵氏,创业失败后又回来,邵逸夫欣然接受但方逸华极力反对,蔡澜认为方逸华是没有度量的人,他也一直记着邵逸夫的话“如果你喜欢电影,就得想办法不要离开它。如果黄梅调不卖座了就拍功夫片,功夫片不卖座了就拍风月片。电影能卖座才能生存,没有什么对或不对的。”
9、蔡澜回忆过邵氏没留住李小龙的往事。表示李小龙曾去邵氏谈片酬,要求以美元结算,显然片酬开的很高,方逸华直接拒绝了,理由是如果这次答应了,那今后公司里的大明星都要求加薪,那怎么办?导致李小龙去了嘉禾。
10、蔡澜开办“大路”公司后,看到日本限制级电影大火,1990年就动了拍《力王》的心思,而导演则是蔡澜力捧的蓝乃才。当时主角他找了樊梅生,没想到樊梅生推荐儿子樊少皇,当时的樊少皇才17岁。最终这部电影成为cult动作片经典,也捧红了樊少皇。
最后,蔡澜先生一路走好!您留下的作品,会成为后辈永远的精神财富。 未识先生,耳闻趣事,风流一生,长眠于世……生之浩荡,离时祥静,不叨扰世人,先生乃博爱…… 以后我走了也如此…… 一路走好! 老先生一路走好,[点赞] 蔡生,我的偶像,一路走好! 蔡澜先生之语:“尽量地学习,尽量地经历,尽量地旅游, 尽量地吃好东西,人生就比较美好一点,就这么简单。” 一路走好 金庸、黄霑、倪匡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的最后一位蔡澜也走了 。。。吃,要吃得刁钻。香港街角的云吞面,东京筑地的金枪鱼大腹,巴黎小巷里的鹅肝酱——他总能在最寻常的地方,挖出最不寻常的滋味。他说:“舌头是最诚实的,骗不了人。”喝,要喝得尽兴。威士忌加冰,普洱要陈,啤酒得配烧烤。他笑骂那些品酒时满口术语的人:“酒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考试的。”玩,要玩得尽兴。七十岁学钢琴,八十岁开画展。他写书法,笔锋一转,忽然画只螃蟹,旁边题字:“横竖都是死,不如横着走。”乐,是他最拿手的。记者问他长寿秘诀,他叼着雪茄说:“不要和笨蛋吵架。”问他人生遗憾,他眨眨眼:“遗憾也是一种味道,你得学会尝。”——“活过,不是活多久,而是活多透。”致敬这位“人间滋味”的代言人! 潇洒的潮汕老乡。一路走好 蔡先生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