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胶囊屋”抵达阿根廷:快递建房,装完就能住
几个月前,Guido Tizado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港口接到一批“货”。乍一看,它们像极了运输机械的大件,但其实,是一套套已经装配好的小房子,从中国广东运来的“胶囊屋”。“这些从中国运来的房屋仅用几天时间就组装完毕
这些外形有些像太空舱的金属壳体,是他代理的新产品,打包发货、原装抵达、落地即住。
“不是房子,而是住宅单元,”他说,“说白了,就是一整个完整的家,从工厂出来,开箱就能用。”
看着有点像科幻电影里的道具,但从结构到舒适度,它和普通住宅并无二致,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如保温、隔音、防潮还要好些。
房子,不需要“盖”了?
可优雅装饰的内饰
据介绍,这种“房子”在中国的工厂里就已经完成了主体结构,采用镀锌钢架和铝合金外壳,可以抵抗湿气、风暴甚至小规模地震。运输时通过一种叫“flat rack”的特殊集装箱发货,运费比普通货柜贵三倍左右。
到港之后,再用低底盘大车拉到安装现场。需要的只是一个平整地块,再垫上预制混凝土墩,不用打桩、不用地基、不需要水泥搅拌机轰隆轰隆。
“我们两个工人,两个小时就能安完一套。”Tizado 说,像在搭乐高。
虽然听起来像是临时建筑,但里面配置并不寒酸:双层中空玻璃、电动遮光帘、地暖系统、两个中央空调,全套卫生间,热水器都有。
谁会住进这样一间“太空屋”?
可用于旅游景点
目前下单最多的,是一些想做旅游项目的客户,比如山间营地、小型民宿、湖边度假屋。也有公司拿去做临时办公室,或者给项目工人当宿舍。
不过从价格看,它并不是廉价的替代品。一套大概 40 平方米的单元,售价约为 8 万美元,还不含税。而且还要算上运输、清关、安装等等额外花费。
“不是每个人都买得起,但也不是贵得离谱,”Tizado 说。他认为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不只是住房问题,“买这种屋子的人,多半不是在解决刚需,而是想换种过日子的方式。”
城市会接受吗?
其内部装饰采用与传统住宅相同的材料
建筑师 Germán Gómez Picasso 对这类产品很感兴趣。他不否认这是一种节能高效的建筑方式,墙体结构比很多砖混住宅都先进,但也坦言:“它跟现在城市建筑的面貌不太搭。”
城市法规也是个问题。他说,很多地方对新型建筑缺乏明确的审批口径,可能需要个案处理。
“不过说实话,有多少房子是合规建的?这国家很多事,都是先干起来再说。”他说这话时笑了一下,语气不重,但话里有话。
他觉得,如果真要解决住房问题,这类产品的角色可能更像是补丁而不是答案。“它比棚户强太多了,但取代不了一套好建筑。”
未来住法,还是又一场幻觉?
它们还可以用作办公室、车间、工业场所,甚至山间避难所;它们具有超强的抗风雨能力
眼下的阿根廷,住房缺口超过 300 万套。要靠每套 8 万美元的“胶囊屋”来补齐,显然不现实。但如果政策松一松、税负轻一点、运输和组装本地化,可能就另当别论了。
“也许关键不是它能不能取代别的房子,而是让人开始问,房子到底还能是什么样?”Tizado 说完这句话,转过身去检查刚落地的一间新屋,阳光下,银色外壳闪着光,看上去不像家,倒像是未来刚刚送到的快递。
面积40平方米,可扩建
| 综合报道编译 胶囊屋是住房新思路,政策支持或能缓解部分需求 量大的话,买这个组装房送家电家具厨卫 隔离方仓有的是 隐私不要了[哭笑] 国内18万一套,主打旅游市场。一个月就能交付。可用至少20年。之前想给老家配一套,每次回家房子冷的要死。这个直接放在田边,全自动的很舒服。 这屋防热防冷吗 8万美元太贵 拿牛肉来换[点赞][哈哈] 没搞懂这么点点大配两台中央空调?或者应该是一拖二的一套中央空调吧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