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电动自行车乱象 | 为何管不住?
三问电动自行车乱象电动自行车因便捷、灵活的特点,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然而也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交通问题,闯红灯、逆行、走机动车道、违规带人、在人行便道骑行等等违法乱象愈演愈烈。根据交管部门通报,因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
6月23日起,北京交通广播《交通新闻》栏目将推出“三问电动自行车乱象”系列报道。
3
电动自行车乱象为何管不住?
今年以来,北京查处闯红灯、逆行等非机动车严重交通违法167.7万起,比去年同期上升近50%;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已查处非法拼改装电动自行车案件33起。专家指出,末端执法难度较大,部门之间配合,还需尽快建立综合监管平台,进一步提升治理效果。
对于当前的电动自行车乱象,几乎所有采访到的电动自行车使用者都认为应该加强管理。
“跟羊群效应是一样的,每个路口每天有警察值岗就好,肯定有效果,不敢闯,闯就罚你钱,但是警力也不可能说每天只守着一个非机动车。”
“就目前电动自行车的这种行驶情况下应该加强管理,因为我自己身边人也有一些出交通事故的情况,撞断肋骨的。所以我觉得应该管。但是客观上讲确实比较难,执法成本都非常高,量太大了。要么就是通过摄像头,可能会效率高一些。”
电动自行车使用者们说。
交管部门在路口对电动自行车开展执法管理/记者拍摄
电动自行车骑车人无视执法直接通过/记者拍摄
事实上,北京交管部门在持续开展路口非机动车治理,根据出行特点,不同时段对出行集中的不同点位开展执法管理。
北京市公安交管局表示,今年以来,截至6月22日,对非机动车闯红灯、逆行、在机动车道内和人行横道上骑行等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已查处167.7万起,相比去年同期上升近50%,同步对骑车人开展警示宣传。
下一步,针对非机动车严重违法和事故情况,交管部门将与相关部门继续开展全链条整治,加大源头监管和宣传执法力度。
市场监管部门查扣违规电动自行车/市场监管局提供
同时,北京市场监管部门今年以来已查处非法拼改装和销售不合格电动自行车等案件33起,会同公安部门捣毁2处违规电动自行车仓储窝点,查扣违规电动自行车295辆。同步曝光7起违法典型案例,督促、指导平台企业及时清理“解限速”教程等违规视频。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勾文钊表示,在执法过程中,他们也注意到像解限速这样的违法违规行为技术门槛低、操作隐蔽,生产企业的防篡改功能易被突破,导致基层监管人员往往难以及时固化证据。针对这些监管难点,他们将综合运用非现场监管、暗访暗查、检验检测等多种措施,持续强化对电动自行车销售单位解限速、改装电池等非法拼改装行为的监管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市场监管部门与公安部门联合执法/市场监管局提供
不管是对车辆生产销售的执法,还是末端骑行使用的执法,都存在较大难度,是电动自行车乱象一直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表示,生产、销售、上路各个环节执法部门单兵作战、多头管理,导致监管衔接不畅,执法成本过高。
“大家就是做自己擅长的领域,不去跨界去做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跟盲人摸象一样只管这一块。不管哪个部门,要前进一步。比如说交警对车辆问题提出意见,找市场部门,往前迈一步,这样才能综合一起系统去解决问题。”
今年9月将实施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修改内容旨在确保车辆不超速、防范非法改装、提升车辆安全性/记者截图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引言部分/记者截图
今年9月1日即将实施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完善了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增加6类防篡改检查方法示例;要求电动自行车具备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对城市物流、商业租赁等经营性用途电动自行车要求不得拆除或关闭北斗定位功能模块。一系列修改内容旨在确保车辆不超速、防范非法改装、提升车辆安全性。
而不少使用者提出,当前的电动自行车25公里每小时的限速仍然无法满足使用需求。但其实我国道交法中一直有一类机动车是”轻便摩托车”,最高速度50公里每小时,没有驾驶年龄限制,需要考取驾驶证和进行车辆登记注册,行驶应在机动车外侧车道。这些现有完备的规定,都刚好契合呼吁速度的使用者的需求。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引言部分也明确“有更高性能需求的使用者,考虑电动轻便摩托车等其他交通工具”。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程世东表示,速度是影响通行效率和安全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不限速,就把它分成两类,一类是低速的,视同自行车;另一类速度更高一些的,就把它看成轻便摩托车,就不能走非机动车道,而是跟机动车在一块。但是这样就要把“禁摩”给放开。
6月24日,北京公布《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来自北京日报
6月24日,北京市最新公布了《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为期一个月公开征集公众意见。当前,我国道交法也仍在修订中。不论政策如何调整,程世东表示,当下最快速有效的治理方式,还是持续加大对闯红灯、逆行等严重交通违法的路面执法力度。“根本上是人的行为导致的,还是需要从末端下力气,在某一个路段做到全面执法,然后再逐步的去推进。”程世东说。
从长远来看,公共安全究竟值得多少管理成本?北京市律师协会交通管理与运输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魏镇胜进一步提出,需要由政府牵头建立效率更高的综合监管平台。“前面的动态监管是解决这个事情的最根本的。车,从生产、销售、使用者、登记,虽然我们已经在做,但坦诚地讲,做得不好,监管查处的力度不够。第二个问题,所有的部门要抱团作战,围绕以车为主要线索,从头到尾共享信息,可以进行有效的动态监管,只要加强隐私权的保护是没有问题的。”
交管部门在路口对电动自行车走机动车道、违规带人开展执法管理/记者拍摄
(转载请注明本文来源及记者、编辑等信息)
内容来源:记者 任雪娇、编辑 朱艳婷、主编 程艳
编辑:刘慧明
值班主编:车水
监制:赵鹏 还是穷人多并且实惠 说了半天 跟没说一样 根本没有有效解决办法 收入多少钱啊!一辆20 严格执法。 谢谢楼主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