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选出新总理第7天,等来了中国的最新态度
蒙古的“府院之争”告一段落,新任总理赞登沙特尔于本月中旬走马上任,等了七天之后,中方大使才上门拜访,就中蒙关系交换意见。整体而言,这位新总理的措辞中规中矩,强调新一届政府将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继续与中国深化各项领域合作,中蒙可以共同加快推进双边“重点项目”,取得具体成果。
【蒙古新总理等了七天,中方大使上门拜访】
根据蒙方那边的通报,这次会谈,双方同意重点加强在矿业、公路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着重讨论了确保蒙古保持稳定对华出口的重要性。
看来蒙古新总理很明白,新一届政府要想快速取得政绩,就需要在中蒙合作这块下功夫,既定的双边框架不能乱动。
中方之所以选在一星期后才登门拜访,可能是考虑到赞登沙特尔上任后,需要一段时间处理内部事务,其中就包括组阁、讨论后续战略基调等等。
这里补充说明一点,自从前总理奥云额尔登黯然下台之后,蒙古内部的“府院之争”逐渐浮出水面。
在交权前后,奥云额尔登反复暗示,自己的贪腐丑闻之所以不断发酵,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但始终不肯拿出确切的证据。
【赞登沙特尔称,对华政策保持延续性和稳定性】
随后各路媒体都声称,在各个议题上,奥云额尔登都与呼日勒苏赫存在重大分歧,其中就包括邀请普京访问蒙古,奥云额尔登本人是坚决反对的,因为蒙古是国际刑事法院的缔约国之一,接待普京会引起巨大争议,奈何呼日勒苏赫执意如此。
这还不是双方矛盾的全部,在这场明争暗斗中,奥云额尔登是最先露出破绽的,其家人传出腐败丑闻,他本人引火烧身,在乌兰巴托引发大规模抗议。
随着事态发酵,奥云额尔登陷入绝境,试图靠信任投票挽回颓势,然而他所在的蒙古人民党纷纷与他保持距离,于是奥云额尔登只能黯然下台,跟他同一政党的赞登沙特尔则脱颖而出,以108票的绝对优势当选蒙古总理。
在被选为总理之前,赞登沙特尔是呼日勒苏赫的幕僚长,外界普遍视他为总统的心腹。
话是这么说,蒙古选出新总理后,府院之间是否能“劲往一处使”,还需要时间观察。
【蒙古新总理被视为总统的“心腹”】
奥云额尔登哈佛大学毕业,受西方的影响较深,这几年尤其卖力地推动第三邻国战略,还尝试过向美国“空运稀土”,后来就不了了之。
赞登沙特尔则是在莫斯科大学就读经济学,履历还算丰富,从政前是蒙古最大商业银行的副行长,进入政坛以后,在呼日勒苏赫手下做过外交部长,又当了4年的议会议长,然后开始担任总统办公室主任,确实和呼日勒苏赫走得很近,两人对蒙俄关系上的立场也是趋同的。
当上总理以后,赞登沙特尔并未推动彻头彻尾的内阁重组,而是保留了三分之一的部长席位,剩下的全部改选。
不过保留下来的三分之一中,不包括那些要害部门,特别是和经济发展、能源进出口相关的,这是蒙古的能源命脉所在,自然得让信得过的人来掌管。
【奥云额尔登黯然下台】
就算这些要害部门换了人,但与中国的互动框架却不能擅改。
我们也知道,过去几个月,奥云额尔登没少往中国跑,主要是谈中蒙跨境铁路项目,确保此前制定的《2028年战略规划》得到落实。
如今蒙古总理换人,重新组阁之后,新政府会在多大程度上保留这一规划?涉华项目的优先级是否会调整?
现在看来,赞登沙特尔既然强调对华政策保持延续性和稳定性,说明他无意作出大刀阔斧的改变,也会继续确保中蒙合作项目位于发展规划的第一梯队。
再说了,蒙古不管如何在“第三邻国”战略上花心思,都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中国和俄罗斯是它唯二的两个邻国,哪个都怠慢不得。
【呼日勒苏赫执意接待普京,奥云额尔登阻拦无果】
尤其是中蒙经贸,随着中蒙能源经贸增加,蒙古现有的运力系统已经显得力不从心,急需规模扩张。不管谁来当蒙古总理,都会选择大力深化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关键还是有没有执行力,确保合作项目落实到位,而不是拖中国的后腿。
赞登沙特尔也算是个明白人了,蒙古政府要是刻意拖延,对中国没有任何影响,耽误的是蒙古自身的发展。
不过我们不光要听蒙古新政府怎么说,还要看他们怎么做,听其言观其行,是国际关系上颠扑不破的准则。
还是那句话,蒙古作为内陆国,要想走出去,就需要在交通基建上有所作为,靠铁路网建设提高进出口效率,推动区域一体化战略,才能改善国家整体经济状况,缓和内部矛盾,在这个过程中,与中国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是人家等还是? 太能睡了 都是老登[哭笑] 在与他国经济交往中,难免受到政党换届及其新政府人员执政理念不同,因此,往往遭到经济损失。 奉劝蒙古国,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与中俄搞好关系,因为你是夹在两国之间的内陆国家。 回来吧兄弟! 不要太热情了。留着心眼 打一棒子给个甜枣才能有好邻居,看看日本对美国多孝顺,再看看曾经中国培养出来的越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