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了吧 发表于 2025-6-24 23:49

被央视除名,又一个女明星凉了

最近,又一个内娱演员凉了。


她就是,那尔那茜。





年初,因为邓婵玉一角,拥有飒爽英姿的那尔那茜一下子火出圈。


可就这半个多月里,她接连曝出「定向委培生违约」到「高考资料造假」等负面新闻。


涉嫌教育不公的话题,一下子点燃了大众的情绪。


到底发生了什么?


今天,鱼叔就带大家梳理一下。





事情的起因,是那尔那茜作为嘉宾参加了一期播客节目。


主持人和她聊到了高三生活,询问她那时是否会很焦虑。


那尔那茜声音轻松说道:


我们班里好像没有什么人在(焦虑)。
因为我们班是定向委培的,是有剧团定向接收的,所以都是会有工作的。
而且直接就是公务员的那个铁饭碗。





短短几句话,「定向委培生」引起了人们注意。


什么是定向委培生呢?


简单来说,就是在招生时以合同形式明确其毕业后工作单位的学生,并且在其学习期间,培养费用按照规定标准由国家向培养单位提供。


而这个项目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工作环境比较艰苦的行业培养人才,保证他们得到一定数量的毕业生。


而在那尔那茜的那段话语中,网友却品出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那尔那茜可能违约的问题。


作为内蒙古定向委培生考入上海戏剧学院的那尔那茜,毕业后并没有返回内蒙古工作,而是出国留学了。


这样做从委培协议上来看,应该是属于违约行为,但她好像并没有对此做出赔偿。





其次,是那尔那茜的留学学历的真实性问题。


在播客中,那尔那茜形容自己在挪威留学的三年为「鬼混」。





有人从她曾经的采访、寄给老师同学的明信片中获知,她是在一所名为「挪威西北大学」的学校攻读硕士。


可是,网友费尽心思,挖地三尺也没有找到这所西北大学究竟在挪威哪里。


再加上,那尔那茜自己也曾提过,为了出国留学,有向上戏要回自己的档案资料。


所以不少网友开始怀疑,她不过是借着留学之口,规避定向协议回内蒙古工作。





然而,这两个问题还只是开端。


随着事态发展,人们开始对更多的细节发出质疑。


第一,是对那尔那茜没有在内蒙古读书却在内蒙古高考,产生疑问。


网友扒出,那尔那茜虽说是内蒙古的定向委培生,但她的初高中皆是在北京。



网友扒出的那尔那茜初中毕业照


网上有人说她是「高考移民」,但并不准确。


那尔那茜可能走的是借读。


最终之所以选择回家乡内蒙古参加高考,很可能是为了进入上戏当年的内蒙古定向委培班。





第二,是对上戏内蒙古委培班招收的公平性,产生质疑。


根据网上公开的资料可查,这个委培班一共招收了12届学生。





1982年开设第一届,那尔那茜的母亲就是这届学生中的一员。


26年后,2008年才进行第二届的招生,那尔那茜就是这届的学生。


再加上2008年委培班的主要招生负责人,就是上一届那尔那茜母亲的同学。


种种细节放在一起,让不少人产生了一些联想。






第三个问题,是对那尔那茜在挪威毕业后直接回到上戏任职的合理性,有所质疑。


在今年《大众电影》杂志2月发表的人物专访中,那尔那茜说:


2012年毕业后,我去了挪威学习,然后在上海戏剧学院做助教,转战幕后做表演教学,有些远离专业演员行业了。


再加上有网友扒出,音乐人科钦夫在一篇2016年的微博中写道「(那尔那茜)回国即被母校抢来教书」。





对此,许多人不禁纷纷质问:一个不知名海外大学毕业的硕士,怎么就能在卷生卷死的国内高校轻易获得一席之位?


随着这些舆论发酵,那尔那茜的风评开始180度大调转。


央视将她录制的高考祝福视频删除。


《长安的荔枝》直播宣传活动中,直播间的评论也被各种质疑声刷屏。


然而,那尔那茜始终没有任何回应,各种工作照常进行,看似没有任何影响。




很快,内蒙古自治区相关部门就此事件进行了调查,给出了一份初步调查结果。


首先,那尔那茜涉嫌高考报名材料造假。


2008年,她以呼和浩特第八中学城镇应届生身份参加高考报名,但实际没有该校就读经历及学籍。





其次,关于高考录取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正常考取。


那尔那茜当年的高考成绩,满足上戏招生的规定分数线。


但,依然有很多人不买账。


因为,大众十分在意的两个问题,并未解释清楚。


其一,就是关于那尔那茜上戏任教的事情。


上戏给出了「从未聘任过那尔那茜为助教」的回应。





可是,网友找出上戏表演系官网2016年5月发布的《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表演系全系学生大会》文章中,明确列出那尔那茜以「15级表演课专业老师」身份参会。





其二就是委培生违约金相关。


官方给出的回应文章中,先是写道:


乙方(学生)毕业后必须按照甲方的要求,返回内蒙古自治区从事与委培目的相应的工作。
但又给出:


如果甲方在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无法安排乙方就业,则允许乙方自主择业。





这两条内容存在明显悖论:


到底什么情况才算无法安排就业?


这样的内容是否存在故意为特定人群行方便之路的可能?


无论如何,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


再加上,官方调查通报中明确写出那尔那茜的「相关行为涉嫌高考报名材料造假」。


这位演员的星途,很可能就此告一段落。


截至目前,《长安的荔枝》已经将那尔那茜从演员表中除名,备受关注的待映电影《镖人》的名单中也看不到她的名字,其代言的产品也开始下架相关内容,但是人们对于她的愤怒只增不减。








其实,大众对于那尔那茜事件的愤怒并非「一时兴起」,而是长期积攒下来的情绪爆发。


近些年内娱明星频频出现特权与不公的事情。



比如,2019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翟天临不知知网」事件。


之前,一直立有学霸人设的翟天临,在微博晒出北大的博士后录取通知书。





随后,在一次直播中面对网友「可以在知网查到你的博士论文」的提问时,竟回答:


知网是什么东西?





此话一出,一下激起千层浪。


全网开始对他进行「学术打假」。


什么博士论文抄袭、硕士论文查重率极高、高考成绩……轮番上阵。





随着事情的发酵,这个「演艺圈学霸学术造假」演变成了「北电巨瓜」。


从翟天临的博导根本不符合北京电影学院的博导条件,到北电表演学院院长的桃色新闻……


一连串的事情不仅让大众对专业学府的信任度滑坡式崩塌,还给之后的所有学生带来严厉查重的噩梦。






2020年5月,内娱又曝出仝卓的高考造假丑闻。



同样是在一次直播中,他生动地讲述了自己为了考取心仪的大学,他如何通过家人的职位便利将自己往届生的身份进行更改。


整个过程讲得十分轻松,宛如随口开的一个玩笑。






对于这样赤裸裸地宣传高考舞弊的行为,大众怎么会放过他。


网络上开始出现铺天盖地对他的批判。


很快,有关部门开始下场进行调查。


确认仝卓伪造身份参加高考的违规行为,认定他的高考成绩无效,并撤销他中央戏剧学院的毕业证书。


包括仝卓继父仝天峰在内的15名相关人员也被给予严肃地处理。


虽然这件事情最终得到应有的处理,但人们依旧对于仝卓那种无知与优越感而感到愤怒。





2022年7月,内娱又爆出了易烊千玺、胡先煦、罗一舟的考公争议。


他们三个人的名字出现在国家话剧院拟聘名单中,遭到全网质疑。


即使国家话剧院紧接着就回应「尚处公示阶段,并未录取」,也未能平息舆论。





大众的情绪点主要集中三个方面:


一、考试流程不透明。


有网友指出,这三人是未参加笔试而直接进入面试阶段,享有「考编特权」。


且国家话剧院的招聘公告中,明明写明「该岗招聘对象是应届毕业的非在职人员」。


可这三人早就是有经纪合约在身的艺人,是否算得上非在职人员存在争议。





二、岗位设置不合理。


因为国家话剧院在招聘公告中明确给出,演员岗位不参加笔试的条例。


人们认为这对于普通应聘者,极为不公平。


三、粉丝与媒体的情绪导向。


争议发生后,有媒体用「小镇做题家」来反讽质疑三人的人群,并被不少粉丝拿来玩梗嘲笑。


又再度激化了大众的不满情绪。



引发争议的文章节选





不难看出,包括那尔那茜在内的这些事情都有一个共同点,即:


特权人群对普通人教育、生存资源的挤压与抢占。


要知道,「小镇做题家」本是曾经努力学习刷题,十分不容易考上高校,却发现毕业后依旧处处受挫人群的自嘲。


其间包含的,本就是一种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与阶级差异的社会痛点。


但现在却被人拿来讽刺,怎么会不叫人愤怒。


除此之外,高考与考编本该是最看中公平的两个事情。


对于很多人来说,一生中甚至可能只有这两种途径能够改变自身的生存样态。





然而,其中诸多环节中却存在直接将普通人排除在外的灰色地带与模糊性。


很多人表示,如果不是那尔那茜这件事情曝光,他们压根不知道还有「定向委培」这条道路存在。





说白了,定向委培生的本质,是利用公共政策和资源去开辟一条非常规的特殊升学渠道。


可那尔那茜的这条「成名之路」上有太多不清楚。


比如,内蒙古与上戏之间的这种定向委培生的选拔范围,是面向全内蒙古符合条件的艺术生公开选拔,还是非公开推荐或内部遴选?


又比如,在成为委培生后,是否有明确、清晰且公开的委托方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的协议?


这些大众皆不清楚。


也正是这些不清不楚的地带,必然存在很多易于运作的空间。


而在享受了这些可能的不公资源后,大部分既得利益者不仅没有给予大众包括业务水平、职业素养等在内的正向反馈,很多时候还成为一种他们的炫耀资本。


截至目前,那尔那茜的事情还在继续调查中。


网络上也有曝出其他明星身为委培生却违约的信息,但真实与否尚未知晓。





这些年,娱乐圈曝出了太多「208w」+「绝望的文盲」,不断地消耗着大众对于内娱明星的信任度。


社会上的一些不公事件,也让人们积攒了越来越多愤怒的情绪。


实际上,将一个弄虚作假的明星除名,也只是治标。


大众索求的根本,还是希望教育、求职等社会制度更加完善,不再出现利用特权、人脉钻空子的现象。


今天,我们抓到一个伪造材料的大明星。


但背后,很可能还藏着一大批弄虚作假的投机者。


公平二字,可不能沦为上热搜才受重视的表面工作。
 


全文完。

922b3eb6 发表于 2025-6-25 00:04

我朋友当年也差点走定向委培,后来发现猫腻就没去,果然还是踏实高考靠谱。

oppledr 发表于 2025-6-25 00:13

国家政策是好的,但是这个政策对普通老百姓也就那样了。这个政策还是对有能力的父母有用,所以我们还是踏踏实实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吧!

诛仙九妹 发表于 2025-6-25 00:14

2008年内蒙古高考出分日期是6月23日,除提前批次外,高考志愿填报在7月份进行。内蒙古教育厅通报情况中说纳尔纳西与高招办签订的委托协议是2008年的6月份。时间上能对得上吗?能不能把当年签订的委培协议原件拿到网上让我们看一看。

voo 发表于 2025-6-25 00:19

定向委培是该地有需求,结果委培了一个寂寞。

gzcom520 发表于 2025-6-25 00:23

现在小明星,坑爷坑爹坑妈最后坑自己[哭笑][哭笑][哭笑]

922b3eb6 发表于 2025-6-25 00:43

英姿飒爽,呵呵

ress 发表于 2025-6-25 00:46

我晕,还以为是又一个,这不还是上次那个吗

walysj 发表于 2025-6-25 01:13

情商高智商低的新星,最终被无事生非的妒忌风吹灭成流星。[奋斗][奋斗][奋斗]当下社会普通阶层都有一个俗成规定,断人财路等同杀人父母(灰色的收入)[奋斗]

mulunbo 发表于 2025-6-25 01:21

规矩!都是给无权无势的老百姓定的。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被央视除名,又一个女明星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