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颤抖吧!前5月全国卖地收入断崖式下滑,怎么办
文/谢逸枫2025年6月20日,财政部门数据显示,前5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1281亿元(前4月9340亿元),同比下跌11.9%,(前4月11.4%),跌幅扩大0.5%,对比2021年同期的土地收入,意味着全国卖地收入跌破1.2万亿元,堪称暴跌。
前5月全国卖地收入跌破1.2万亿元(前4月9340亿元、一季度6849亿元),但是卖地收入占地方财税收入比例依然高,堪称一部史诗级最成功的土地财政学、经济学。土地是财富之母,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最大原始财富。
前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623万亿元,同比下降0.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2953万亿元,同比增长4.2%,意味着钱不够花,背后是财政赤字规模从2021年的4.38万亿元已经上升到2025年的5.66万亿元,比2024年增加1.6万亿元。
其一是前5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1281亿元,同比下降11.9%,占到前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623万亿元的11.67%(前4月11.58%)。2020年46%、2021年42.97%、2022年32.81%、2023年26.75%、2024年22.16%。
前5月全国卖地收入11281亿元,同比下降11.9%,与2021年前5月-2024年前5月全国卖地收入对比,分别为24759亿元、18613亿元、14893亿元、12810亿元,增速分别为同比上涨17%、同比下降28.7%、同比下降20%、同比下降14%。
前5月全国卖地收入11281亿元,对比2021年同期全国卖地收入24759亿元,数据上来看,堪称卖地收入腰斩。值得注意的是同比下降11.9%,对比2022年-2024年同期分别29.8%、21.7%、14%的跌幅,呈现收窄、改善的整体趋势。
2020年前5月-2021年前5月全国卖地收入连续二年破2万亿元后,2022年前5月首次跌破1.9万亿元,2023年-2024年前5月首次跌破1.5万亿元,意味着全国土地收入正式见顶,总体的跌幅正在逐步收窄、改善、好转的趋势。
按照目前前5月土地供应下降、去库存周期、土地收入、房企资金状况四项指标来看,2025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占到前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例将下降到20%、前5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例下降到50%。
其二是前5月全国土地与房地产相关的税收收入8113亿元(前4月7009亿元)。全国土地与房地产相关的税收收入2020年1.9694万亿元、2021年2.0793万亿元、2022年1.9216万亿元、2023年1.8538万亿元、2024年1.8537万亿元。
前5月全国土地与房地产相关的税收收入8113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7.9156万亿元的10.24%。2020年13%、2021年12%、2022年11.53%、2023年8.74%、2024年10.59%。如包括房地产领域5项税收,占到全国总税收入的15%以上。
说明100块税收收入里面,房地产、建筑业的税收贡献15块钱,意味着全国土地与房地产相关的税收总收入占到全国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全国税收、地方税收的比例更高,对财政贡献、地方收入更高。
前5月全国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1949亿元,同比下降16.2%;房产税2315亿元,同比增长11%;城镇土地使用税1178亿元,同比增长5.1%;土地增值税2031亿元,同比下降16.8%;耕地占用税643亿元,同比增长0.1%。
其三是前5月全国卖地收入11281亿元,全国卖地收入2020年8.4142万亿元、2021年8.7051万亿元、2022年6.6854万亿元、2023年5.7996万亿元,2024年4.8699万亿元,说明卖地收入自2021年之后,连续4年保持下降的趋势。
前5月全国土地与房地产相关的税收收入8113亿元,2020年1.9694万亿元、2021年2.0793万亿元、2022年1.9216万亿元、2023年1.8538万亿元、2024年1.8537万亿元),土地与房地产相关五项税收收入自2021年之后,连续4年下降。
前5月全国房地产收入(全国卖地收入、土地与房地产相关五项税收收入)1.9394万亿元(前4月1.6349万亿元),2020年10.3836万亿元、2021年10.7844万亿元、2022年8.6070万亿元、2023年7.6531万亿元、2024年6.7236万亿元。
前5月全国卖地收入11281亿元,土地收入大跌,归根结底是土地供应紧缩、缺乏新项目投资意愿、房企在建项目开发和在售项目销售缓慢,缺乏现金流,因债务和融资的压力导致新增拿地面积和金额减少,以去库存为主。
尽管今年以来热点和核心城市爆发一波地王潮,出现高总价和高单价的地王。但是出现地王的数量和出现地王的城市数量有限,整体的土地供应下降和大部分城市土地市场低迷,无法为土地收入带来高收入。
其四是根据“土地依赖度”统计数据显示,即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除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尽管2003年-2021年全国地方对土地财政依赖逐年增高,2021年后,出现连续3年下降后呈现上升。可以看出,地方对土地的依赖不减。
前5月全国房地产收入1.9394万亿元,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623万亿元的20.28%(前4月20.8%),2020年56.77%、2021年53.24%、2022年42.25%、2023年35.30%、2024年30.60%,说明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仍高。
前5月全国房地产收入1.9394万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5.5137万亿元的35.1%(前4月35.0%),2020年103.7%、2021年97%、2022年79%、2023年65.2%、2024年56.3%,说明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比例仍高。
前5月全国房地产收入1.9394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7.9156万亿元的24.50%(前4月24.93%、一季度25.21%),2020年67%、2021年50.39%、2022年51.65%、2023年42.25%、2024年38.42%,说明占全国税收收入比例仍高。
如五项房地产相关税收,十一项的税收收入约1万亿元,加上全国卖地收入的11281亿元,2025年前5月房地产总收入约2.2万亿元。2020年11.2142万亿元、2021年11.7051万亿元、2022年10万亿元、2023年9万亿元、2024年7万亿元。
房地产总收入(全国卖地收入、土地与房地产相关五项税收收入)看,分别占到全国财政收入、地方收入更高。除税收的财政之外,地方财政收入100块中,房地产贡献35元,意味着地方财政收入里面,房地产贡献非常大。
其五是土地财政的依赖症,归根结底是分税制,地方承担的支出大于收入。事实上,土地收入早就成为地方财政收入重要的来源。过去几年,实体经济不振,投资和消费待复苏,加上财税的减免,上交的比例大,影响地方财政收入。
土地财政源于1987年开始的土地有偿出让,发展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带来的地方预算内缺口的增大。快速爆发于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和2002年土地招拍挂制度开始,到2021年,是土地资产化最为迅猛的年代。
地方政府财力不足,是其向土地寻找收入的动因,而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对于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则为地方政府依赖土地创造了条件。土地财政之所以再度成为话题焦点,是因为财政收入、卖地收入2022年以来持续下降。
财政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1998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为507亿元,2021年增至8.7051万亿元,创土地收入历史新高。1998年-2024年,过去26年全国卖地收入累计总金额85.0107万亿元,年均卖地收入总金额3.2696万亿元。
1999年-2008年10年间,全国土地出让金累计总金额收入5.3万亿元,1999年至2011年,这13年是土地资产化最为迅猛的年代,土地出让金累计总金额收入12.75万亿元,几乎年均1万亿元,到2021年已经突破8.7051万亿元。 土地又不是再生的!总有卖完的一天! 土地财政:从土豪到吃土的华丽转身 有什么颤抖的。开发商为什么要买地?是地很便宜?还是房子建出来很好卖?现实一点,现在就算全国都没有开发商了,都不再新建新房了。就只卖二手房就能满足市场需求了。看看各个城市的空置率,再想想城市化进程,还有多少人需要进城,需要买新房。不要抱任何幻想,房子以后交易量只会越来越少。 收房产税啊,趁着房价还高,赶紧订个评估价,几百万亿的房产,哪怕收1个点,就是好几万亿呢! 土地财政可休已!地方政府不要只把眼光盯着卖地,时代不同了,靠卖地过日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上市圈钱多简单 还是一句话,凡是以卖地增加收入的地方,只有死路一条,谁也阻挡不了事实真相! 那么多良田都造房子了、以后最大的问题恐怕是、打起仗来了恐怕要饿死很多人咯! 可以节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