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峰会落幕,马克龙和特朗普结下梁子
2025年的G7峰会可谓是上演了一出“指鹿为马”的大戏,这下特朗普彻底看清了地下这帮人的嘴脸,心里已经有了底,尤其是马克龙恐怕已经从特朗普的餐桌上挪进了菜单里。综合环球网、澎湃新闻、观察者网等多家媒体消息,6月17日在加拿大举行的G7领导人峰会已经结束了,在这场峰会主要围绕俄乌冲突和以伊冲突进行了争论。
而特朗普由于中东局势加剧提前结束了G7峰会的旅程,于6月16日晚上返回华盛顿。在特朗普走之后,G7其他领导人也没有谈出点什么东西来。
据央视新闻报道称,加拿大官员表示,因为美国反对,加拿大放弃了就俄乌冲突发表七国集团联合声明的计划。
在这场会议中,美国与其他国家领导人不止因为俄乌冲突问题产生分歧,更是就以伊冲突等问题生了诸多的争论。
首先在俄乌问题上,特朗普软化对俄立场。在峰会开幕时,特朗普宣称“将俄罗斯逐出G7是个错误”,这与欧洲领导的人的立场相违背。
其次在以伊问题上,美国与多国立场割裂。特朗普坚决维护以色列,然而马克龙、冯德莱恩、石破茂等人对此持相反的看法。最终导致由法德英推动的以伊冲突降级联合声明无法发表。
再次,美国的单边关税政策引发参与此次会议的诸国领导人不满。特朗普在4月初对全世界所有国家加征了最少10%的所谓“对等关税”,例如对欧盟的关税高达20%,对日本的关税高达24%。
除此之外,特朗普政府还对欧盟、日本和加拿大加征高达25%的汽车和钢铝关税,对这些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打击,因此各国也围绕该问题与美国产生了广泛的矛盾。
最后,美国与其他国家的价值观发生变化。在全球化、多变化以及气候变化等议题上特朗普与其他领导人的想法不一致。在特朗普的领导下,美国正在逆全球化、多变化而行。
尤其是美国在气候问题上的退群,《巴黎气候协定》规定了各国每年排放二氧化碳的数量,这阻挠了特朗普在工业化的进程,所以特朗普上任后的第一周就宣布退出该协定,这一举动也引起了其他国家对美国领导力的质疑。
上述这些问题聚合在一起让此次G7峰会不欢而散,而根据次峰会特朗普也看出来谁忠谁奸了。
特朗普就伊冲突一件事,就让G7其他国家领导人乱了阵脚。
英法德意虽然事先准备推动“七国集团”发表联合声明,但是由于特朗普捍卫以色列的鲜明态度,导致该声明“难产”。
事后马克龙明确拒绝俄罗斯参与以伊冲突的调停,强调“外交是唯一的长期选项”,他甚至警告称美国和北约不应“重蹈覆辙”,他表示“我们不希望伊朗拥有核武器,但是也不应该试图通过军事手段改变伊朗政权”。
而且在特朗普提前离开G7峰会后,马克龙私自发表言论称“特朗普回去是为了促成‘以伊停火’” 。
这直接惹恼了特朗普,事后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发文抨击马克龙,他说“爱出风头的法国总统马克龙误称,我离开峰会是为了推动以伊停火,错!”
特朗普还说, “不管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马克龙总是出错。”对此马克龙坚称特朗普告诉过他,他正在努力实现停火,甚至暗示媒体是特朗普改变了主意。
对于马克龙特朗普可能已经盯上了,在G7峰会召开之前,马克龙专门到访了格陵兰岛,还宣称此行是为了传达“欧洲团结以及对格陵兰岛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支持”。
要知道,此前特朗普一直宣称“无论如何都将得到格陵兰岛”,为此美国副总统万斯还专门登上格陵兰岛,视察了部署在此地的美军基地。
而马克龙是在特朗普发出这一信号之后,第一位访问格陵兰岛的外国领导人,马克龙近期的种种举动好像都在挑衅特朗普。
因此特朗普也绝对不会放过他,两人在日后的交往中会有更多矛盾发生,甚至特朗普有可能已经决定好要把马克龙从餐桌上挪进菜单里了。
但相较于马克龙其他领导人的态度前后转变了180度,尤其是德国总理默茨,在参加G7峰会之前跟着英法意准备在以伊冲突上为难一下特朗普,但是在看到特朗普如此决绝的支持以色列后,默茨马上换了一副嘴脸。
6月17日默茨在接受德国电视二台采访时称, “以色列在替我们所有人干脏活,我只能说,以色列军队、以色列领导层有勇气做这件事,对他们致以极大的敬意。”
所以从这方面来看,在美国的阴影下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并没有真正的自主权和自由内政,马克龙在试图逃离美国的魔爪,但是能力有限,德国看上去正在崛起,但实际上已经丧失了自主权。 欧盟当不成老大,北约做不了老二,原来是个不三不四的东西[哭笑][哭笑][哭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