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fgdsg 发表于 2025-6-21 06:00

奥迪两手一摊,兄弟们别慌,油车才是我的白月光



2033年电动化誓言已成过眼云烟。
四环标志下,内燃机的轰鸣声正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响亮。
“奥迪将在未来7-10年间继续开发汽油、混动以及电动汽车。”
2025年6月18日,奥迪CEO高德诺正式推翻了前任管理层立下的2033年全面电动化誓言。
这一决定让行业震动。
但细看奥迪的处境——2024年全球销量下滑11.8%,电动车销量下跌8%,一切却又情有可原。
换句话说,高德诺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不过现实主义者也有现实问题。
当中国新势力在800V超充赛道狂奔时,这位德国巨头默默调转方向盘,驶回燃油车的主干道。

布鲁塞尔的寒风吹散了奥迪的电动梦想。
2025年2月,奥迪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工厂正式停产关闭,3000名人失去工作。
这座被视为奥迪电动化起点的工厂正式关闭,70年历史画上句号。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工厂。
但作为奥迪首款纯电动SUV e-tron的生产基地,它见证了Q8 e-tron的惨淡销量:2023年仅售4.9万辆,2024年暴跌27%,不到12万年产能的一半。
市场无情地宣判:奥迪的电动豪赌已陷入困局。
财务数据更令人揪心:2024年奥迪营业利润下滑37.8%,每卖出一辆Q4 e-tron就亏损1500欧元。
这让很多事情难以为继。
技术短板同样致命。
大众软件子公司Cariad的反复拖沓,导致奥迪PPE平台车型Q6 e-tron多次延期上市。
原计划扛鼎电动化的SSP纯电平台,更是延迟至2029年才能落地。
糟糕的是,德国取消电动车补贴。
情况变得越来越不可控。

当电动化遇挫,奥迪的底牌浮出水面。
2025年6月,上汽奥迪高调推出2025款A7L,顶配版搭载3.0T V6发动机+48V轻混系统,340马力、500牛·米扭矩的澎湃动力宣示着内燃机的倔强。
这不是怀旧,而是精明的商业抉择。
因为燃油车贡献了奥迪70%以上的利润,养活着电动化研发的巨额投入。
在中国市场,Q5L、A6L等燃油车型仍是不可撼动的“提款机”。
人们依然相信,奥迪在燃油车领域依然是王者级别。
另外,新情况也出现了。
那就是插混车。
这让奥迪找到了新战场。
2025年奥迪将推出10款插电混动车型,为A6、Q5等主力装上“可充电的燃油心脏”。
插混由此成为奥迪破解困局的最优解。
技术层面,插混车比纯电版本成本低40%,且无需重建生产线。
市场层面,80公里纯电续航足够应对排放法规,又保留用户选择权。
据称丰田曾经测算过,三台混动车的减排效果相当于一台纯电车,成本却低得多。
奥迪正在加速布局:全新A5插混版配备25.9kWh电池组,纯电续航达108公里,2.0T发动机与电机协同输出249马力。更高阶的S5性能版则搭载3.0T V6发动机,峰值扭矩550牛·米。

奥迪的战略远不止于防守。
2026年进军F1赛事的决定暗藏玄机:赛事要求的100%合成燃料技术将移植至RS高性能车。
因为电子燃料,内燃机被贴上“碳中和”的科技标签。
想象下一代RS6插混版:500马力动力+F1同源燃料技术,既能宣称环保属性,又能留住痴迷声浪的性能车迷。
这招神似当年保时捷用勒芒赛车背书混动技术,商业逻辑堪称教科书级别。
平台层面,奥迪将SSP平台改为油电兼容设计,表面续命燃油车,实则为技术路径切换保留后路。
另外,奥迪的转向并非孤例。
奔驰将2030年纯电目标从100%下调至50%,宝马Neue Klasse平台兼容多种动力形式。
福特因电动车业务季度亏损8.49亿美元,暂停部分电动车型开发。
传统车企集体回归理性,形成“混动过渡+区域化布局”的新共识。
但中国市场成为特例:奥迪在此展现出激进面孔——与华为合作智驾系统,推出轴距加长105mm、电池扩容至107kWh的Q6L e-tron。
“一地一策”的灵活战术取代了全球统一的电动化豪赌。
奥迪也强调:“目标是凭借覆盖所有驱动形式的广泛且灵活的产品组合,积极而务实地推动向纯电动出行的逐步转型。”

奥迪这次变脸,展示了大象转身的智慧。
也就是所谓的慢即是快的生存哲学。
事实上,这也是行业真相,即前两年喊“all in电动”的车企,都在搞“双轨制”。
这不是开倒车,而是对市场规律的敬畏。
宝马高管曾点破行业盲点:“电池生产的高碳排被忽略”。
当全行业追逐电动化光环时,奥迪们以合成燃料、混动技术等多元化方案,还原了碳中和的复杂性。
但中国车企的崛起提供另一种可能。
比亚迪2025年Q1全球销量超特斯拉,垂直整合与规模效应让净利润激增400%。
与之相比,奥迪选择了一条更迂回的路:用燃油利润滋养电动研发,以混动技术填补市场断层,借赛事技术提升燃油车溢价。
当布鲁塞尔工厂的电动生产线沉寂时,英戈尔施塔特的燃油引擎仍在轰鸣。
奥迪的妥协映射出整个传统汽车行业的转型困境。
奔驰悄悄保留AMG燃油血脉,宝马为X5延续3.0T六缸选项。
豪华品牌正集体回归商业本质:不把电动化当政治正确,而是看市场需求出牌。
所以大象转身的关键不在于速度,而在于如何避免跌倒。

温馨阁 发表于 2025-6-21 08:04

奥迪:电动梦碎,油车yyds!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奥迪两手一摊,兄弟们别慌,油车才是我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