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为了稀土,把峰会地点改到了北京,中方议价手段获欧盟官员钦佩
今年的7月24日至25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将一同前往北京参加中欧领导人会晤。据路透社消息称,此次峰会正值中欧建交50周年,并且欧盟领导人希望借此机会,请求中方放宽稀土管控。
要知道欧洲稀土库存早已告急,选在7月23日之后谈,明显是掐准了时间,刚好是大多数贸易伙伴达成避免提高关税协议的最后期限两周后。
欧盟的心思不难猜测,那就是想等中美博弈亮出底牌后,再借势压价。
这算盘打得精,但也暴露了欧洲的尴尬:怕得罪美国不敢早谈,又怕稀土断供拖垮电动车产业,只能挑个“两头不得罪”的时机来敲中国的门。
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峰会地点更换
中欧峰会原定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但因为中方说了不去比利时首都后,后面才改成了中国北京。
这绝非简单的“主场变换”,而是博弈主导权的争夺。
通常这种国际会议在哪办,节奏就由哪一方掌控。
若是谈判方对谈判结果,有较大的心理预期,那么自然会更加积极。
但欧盟此行目的已经明确,就是为了稀土来的,那中方也没有必要赶着去布鲁塞尔。
毕竟是别人要找你谈事情,自然是在家中坐着,等着对方上门来就行。
中方以东道主身份设定议程、营造氛围,等于给欧洲来了个“反向邀约”——你要稀土,就得到我这儿来谈。
这种安排暗含中方的底气:稀土是咱的核心资源,谈不谈、怎么谈,咱说了算。
欧洲之所以接受,也是心里有数:要是坚持在布鲁塞尔办,中方说不定直接“不出席”,到时候稀土没谈成,还得得罪中国,里外不划算。
中方议价手段
面对美欧的关税施压,中国没硬扛,而是玩起了“复合战术”:对美反制农业,专打特朗普票仓;
对稀土则用“拖、卡、等、看”,让欧洲干着急。
这跟俄罗斯直来直去的制裁不一样,中国更懂“打组合拳”。
时而打市场牌,时而打情绪牌,把欧美阵营拆得七零八落。
就连欧盟官员都表示,中方“把牌打得很好”
一些欧盟官员甚至抱有悲观情绪,认为峰会不一定能达成重大协议。
说到底,欧洲改峰会地点求稀土,就是一场实力博弈的缩影。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资源战里,谁掌握核心资源,谁懂策略布局,谁就能笑到最后。
欧洲这次千里赴京,怕是得做好“大出血”的准备了。 又说人家钦佩,别过两天又打脸 人家回去又打你脸,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跟变色小人谈不一壶[哈哈] 不卖 还允许冯来华?历史教训一再上演。 会给你的,但不能再做过份的事。 战略资源是可以讨论价格的吗?他们可以禁运高端技术和高端机器,怎么我们禁运稀土到是心虚了?本是普遍价值观的事情。 但愿别再被欧盟忽悠。 中国对待稀土一定要,一慢,二看,三通不通看表现。[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