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块地、18.2亿!比亚迪一季度摘下工业用地“地王”
据奥维云网家居罗盘5.0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工业用地成交6327宗,面积约2.5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83%;成交总额超过800亿元,同比下降7.4%。
据上述平台数据,在所有成交企业中,比亚迪以18.2亿元的成交额、13宗地块的交易数量位居首位,成为本季度工业用地成交金额最多的企业。
此前比亚迪对外表示,一季度,公司在咸阳、汕尾、合肥、西安、南京、开封等城市启动多个项目建设。
据三方数据显示,其在上述城市累计获得土地建设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主要用于整车、动力电池、电控等关键制造环节。
以合肥为例。在合肥市发布的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中,比亚迪在长丰县落地的二期、三期项目位列其中,涵盖汽车及零部件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
此前在2024年全年财报中,比亚迪方面表示,目前已在全国10余省市设立产业基地,形成“总部+区域中心+特色基地”布局。其中,深圳(含汕尾)、西安、合肥是主要产能节点。企业持续扩张背后,是其在财务端保持的稳定增长。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1700.6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归母净利润91.55亿元,同比增长100.38%,在A股上市车企中,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位居前列。
过去一段时间,比亚迪的土地储备动作持续稳定。
据公开资料,过去三年,比亚迪累计拿地147宗,土地面积超过5000万平方米,出让金总额超209亿元。从城市分布看,郑州为其拿地面积最多的城市,超过300万平方米;汕尾、合肥、西安、南宁等地的累计拿地面积也均超过200万平方米,部分城市的累计拿地金额超过5亿元。
有分析指出,工业用地市场的摘牌趋势与国家产业政策及地方招商导向密切相关。国家层面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相关支持政策包括消费端购车补贴、供给端融资支持,以及项目审批通道的优化。同时,各地政府在土地资源配置中,明显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
以汕尾为例,比亚迪在当地设有产业园区,布局涵盖整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业务。据三方数据,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比亚迪在汕尾累计拿地金额已超过16亿元,显示出企业与地方之间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比亚迪并非唯一在当前阶段加大工业用地投资的企业。2025年第一季度,华晨宝马在沈阳大东区获得两宗工业用地,合计33万平方米,用于扩建现有工厂项目。该项目已被列入辽宁省年度重点项目名录,显示出外资车企也在加强本地制造能力的布局。此外,还有多个新能源车企在2025年第一季度摘牌工业用地,用以产能扩充。
整体来看,在新能源汽车、电池、装备制造等领域,内外资企业正在加快对土地等基础要素的需求性配置。这种“部署”行为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也将对未来区域制造业的空间结构产生影响。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单一季度的数据尚不足以判断当前工业用地拍卖趋势是否已全面反转,但头部制造企业在土地市场的持续活跃,反映出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用地需求的新变化。在政策持续引导、制造业投资分布加快变化的背景下,工业用地市场的结构性活跃仍值得关注。 因为比亚迪现在走向国际化了,用地需求量大 快爆雷了 比亚迪的销量一直不错,一定要为产能多储备一些 要是出现问题,就烂尾了 比亚迪现在用更多的地在全国各地建研发不同的工厂。 造车赚不赚钱先暂时都无所谓,一定要挤出钱来圈地,不然就拿不了缓缓不断的贷款和各大供应商的支持。资本的运作模式 比亚迪的生产基地越来越多了,相信比亚迪在产能方面会更加的给力。 这么扩张有迟早出问题的! 也是负债几千亿,,这就是资本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