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圆桌 | 公摊面积能占用吗?
楼道内堆物堆料到底合不合理、合不合法?楼道杂物总是“清了又堆”“生生不息”,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治理楼道堆物堆料,监管部门、各社区又有哪些有效之法?让我们来听听各方的声音。新闻聚焦:楼道成“客厅” 疏散通道养鸭子
“堆物堆料都成楼内一景了,不仅环境乱得不行,日常走楼道都费劲!”住在复兴门外大街4号楼的张女士向记者抱怨道。近日,记者来到楼内探访,依次走遍二、三、四层,发现家家户户的门口,几乎都堆放着各种杂物。柜子、架子是最常见的,里边的堆物从旧玩具、废纸壳到塑料桶盆……一米多宽的通道,硬生生被“挤”窄了一尺。不仅如此,楼道内还成了有些居民家客厅的延伸,在楼道墙上贴起“福”字、挂上钟表……
建成于2018年的大兴区兴悦居小区,虽是一个新小区,但楼内杂物堆得也很是“离谱”。各单元接近楼顶的那几层,堆物最为严重。除了常见的纸箱、家具、自行车等杂物,有单元高层疏散通道消火栓箱附近,还放置着居民用笼子养的鸭子,有居民还把鸟笼子挂在了防火门上。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多个小区,发现楼道内堆物堆料依旧是许多小区的“顽疾”。在老旧小区,许多居民家里地方小,又对一些没用的老物件割舍不下,楼道自然成为自家储物空间的延伸;而在一些较新的小区,有居民认为,楼道内公共区域是自己花钱买的公摊面积,有权放置物品。但近年来,小区内因为堆物堆料引发的火灾时有发生,由此产生的邻里矛盾也不计其数。
各方说法:
支持楼道堆物
“楼道内公共区域是我花钱买的公摊面积,不用白不用!”
东四环旁,一个建于2005年的小区,业主都相对年轻。在这个小区,楼内的公共区域面积很大,所以,楼道内便摆放了不少“实用”的“大家伙”。每天在用的鞋柜、置物架放置在门口,价格不菲的自行车也倚在墙边。
“楼道内的公共区域是我花钱买的公摊面积,我有使用的权利,不用白不用!”提到门口堆物,业主王先生振振有词,“家门口放东西多方便啊!离家近,放点值钱的东西也放心。”王先生喜欢骑车,平时就将自己的爱车放在家门口,“我这自行车,挺贵的,可不敢放楼下,再让人偷喽!前段时间,听说小区里还有人扎车胎、偷链条呢!”
“别家都占,我不占我吃亏”
家住东城的杨先生住在以前父母住过的老房子,他发现,邻里之间的堆物堆料“蔚然成风”。他因为东西少,没有什么可放在门外,但父亲还是特意买了快递架,摆在门旁,上面放了几个空的啤酒筐。“就是为了占位子!我爸说,别家都占,咱们不占就吃亏了!你这门前什么都不放,别人还可能会渐渐堆到你家附近!”
反对楼道堆物
“堵住疏散通道,万一发生意外难逃生”
“这要是发生火灾了,就我们楼道这情况,谁都跑不了!”家住蒲黄榆三里的赵女士,看到网上频频出现因为楼道堆物堆料引发火灾的新闻,对自己家住的楼感到忧心忡忡。
赵女士所居住的楼为高层,楼的北侧阳台是贯通的,电梯只在个别楼层停靠,居民上下楼,经常需要用到楼梯疏散通道,但通道内却被大量的杂物侵占。“你看这破自行车,都落灰生锈了,还放在这儿,跟管道锁在一起,想搬走都不成,平常走这块区域,都得侧个身子,要是发生火灾了,人都一股脑儿从这儿跑,跑得了吗?”赵女士指着几辆上了年头的自行车,气愤地说。
记者探访时还发现,在一些堆放的塑料布、木板、纸箱等易燃物旁,还放着满是烟头的烟灰缸,烟灰也四处散落,暗藏火灾隐患。而更让居民担忧的是,楼内的许多消火栓箱也被各种杂物挡住,难以正常开启。
“环境脏乱,公共区域不能被占为自家地盘”
家住兴悦居的李女士,对邻居在楼道内堆物堆料的行为非常“看不过眼”:“楼道里可是公共区域,不是自家院子,上了楼就得有点公共意识。”李女士说,小区里有不少从棚户区迁来的居民,仍保留着之前在院里堆杂物甚至养活物的习惯,这让爱干净的她有些难以接受。“挺新的小区,住了没几年呢,被楼道堆的这些杂物弄得又脏又乱,一出门,甚至还能闻到鸭屎味,挺糟心的!”
住在鹏润家园的赵先生同样厌恶楼道内堆物堆料。虽然他所住的楼内环境,相较传统印象中的堆物堆料已经算比较整洁,但却仍有多层楼梯间内堆放着住户家的装修废料。“自家产生的装修废料本来就应该自己清理,堆在公共楼梯间算怎么回事?不仅堵着消防通道,还弄得楼道里全是灰……”赵先生不满地抱怨。
赵先生说,之前物业也进行多次清理,各种提醒也贴了一张又一张,但“清了又堆”的情况仍旧发生。“我觉得就得狠狠罚款,不然根治不了!”赵先生表示。
专家:每个人都是消防体系一环
北京市顺义区消防救援支队消防监督员张晓宾科普,楼道堆物本身多为易燃物,极易引发火灾,且火势会快速蔓延。紧急情况发生时,堆物会延缓撤离速度,甚至导致踩踏事故。消防员或急救人员可能因杂物阻挡,无法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延误救援时间。
消防、社区、物业、网格员、楼门长、居民……共同组成消防安全工作网络。这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北京市消防条例》里都提到的原则: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作为消防监管部门,顺义区消防救援支队,日常会到社区开展双随机检查。此外,还有专项行动,从去年底开始,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就组织开展了全市范围内住宅小区疏散通道集中“大扫除”行动。
张晓宾说:“属地街道乡镇平时也会联合社区工作人员、物业服务企业,对疏散通道进行检查。发现堆物堵塞疏散通道的情况,就督促物业服务企业进行清理。”
专家:公摊面积不是私有区域
“很多业主有一个误区,认为花钱买房的时候包括公摊面积,那楼道也属于自己家的,是私有区域,可以堆物。但是,这种认知是错误的。”物业专家路军港说,公摊面积不属于私有区域,而是公共区域。
明确了这个认知之后,就应该知道保持楼道、消防通道、疏散通道的通畅,属于全体业主的共同责任。
物业企业在管理楼道堆物时,因为没有执法权,常常遇到阻碍。路军港建议,属地物业、社区、消防等行政主管部门经常组织联合执法。对典型堆物行为,清理一两处,作为试点,给其他堆物业主一定的震慑。“配合大量的宣传,别让堆物形成‘破窗效应’。”
社区探索:搭建多方协作的消防网络
顺义区牡丹苑社区,曾经也被楼道堆物困扰。但今年以来,社区“交心式”劝导+网格员随时沟通+楼门长“最强辅助”+物业直接管理+消防双随机检查.......在整个消防工作网络的努力下楼道堆物情况大为改观。走在社区各个楼栋,楼道秩序井然,疏散通道畅通。
北京市顺义区消防救援支队消防监督员张晓宾,来到牡丹苑社区,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宣讲。他拿着5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修改《北京市消防条例》,对社区物业经理李雪峰说,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的行为予以劝阻并督促改正;对拒不改正的,及时向消防监管部门、属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报告。
李雪峰连连点头:“嗯嗯,看到了,这个我清楚。”
在具体的实践中,牡丹苑社区物业企业主要负责社区内消防通道的畅通。而清理楼道堆物的沟通工作,则主要由社区工作人员尤其是网格员担当。
牡丹苑社区居委会主任胡春伟透露,“物业入户开展沟通工作,效果往往不理想。我们工作中特别注意对居民改善行为的表扬——‘呦,您这个花盆清理了,真不错’。每个楼,还有一个网格员,由网格员进行具体的沟通、劝导。沟通成功之后,再由物业派人力,帮助业主,对堆物进行回收、清理等工作。”
赵涛是社区9号楼的网格员,她日常工作中,还会发动楼门长的力量。“楼门长本身就是住在楼里的居民,热心肠大爷大妈,他们工作起来,就更得心应手,而且随时可以监督,不但有利于治理,还有利于保持。”
“都是街坊,劝导起来,就好说得多。”王阿姨是9号楼楼门长,鞋柜、自行车、花盆、纸箱,那些曾经堵塞楼道的消防安全隐患,如今全都清理干净。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孙毅,徐英波 感谢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