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中所有的“百亿补贴”,背后都标好了代价
01 “良心”的本质,是圈地“和不要钱一样,都快喝出了糖尿病!"最近不少朋友聚在一块聊天,都说到了一个话题:外卖奶茶越来越便宜了,比去店里便宜得多。究其原因,就是淘宝、美团、京东在外卖、闪送的业务拓展上,大打出手。
<img class="rich_pages wxw-img" style="height: auto !important"/><img class="rich_pages wxw-img" style="height: auto !important"/><img class="rich_pages wxw-img" style="height: auto !important"/>“闪送”,就是即时零售。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习惯在网上买东西,大到商场专卖店的手机,小到菜市场的白菜,都可以“闪送到家”。即时零售而言,其核心优势在于:高频交易。股神巴菲特不喜欢黄金、不喜欢AI,却特别喜欢高频交易的消费赛道,比如消费者天天喝的可口可乐。这是因为消费品具有较高的需求稳定性,能在经济波动时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img class="rich_pages wxw-img" style="height: auto !important"/><img class="rich_pages wxw-img" style="height: auto !important"/><img class="rich_pages wxw-img" style="height: auto !important"/>所以现在淘宝、美团、京东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通过搭配外卖,来拓展线下闪送的业务。通过外卖补贴,来给即时零售引流。目前三家为了争夺用户,配送速度越来越快,价格也越来越优惠,广告投放也越来越多。京东主打品质外卖,给上社保。淘宝主打盘子大,优惠多。美团主打成熟完善,选择多。网上的争吵,也多囿于比较谁更良心。刚开始,是京东的呼声最大,然而最近京东也被曝光了。5月8日,福建电视台《第一帮帮团》栏目曝光了当地多家入驻京东外卖的“品质堂食”门店资料造假。
<img class="rich_pages wxw-img" style="height: auto !important"/><img class="rich_pages wxw-img" style="height: auto !important"/><img class="rich_pages wxw-img" style="height: auto !important"/>片区负责人手把手指导商家如何通过造假手段通过审核,所谓“品质”,主打的是一个山寨“品质”的能力。其实从商业思维看,无论哪家的“利好优惠”,其玩法的核心,就是烧钱补贴,跑马圈地,将曾经“千团大战”再玩一遍。本质上,就是在争市场——不是和对手争市场,而是和万千中小商家争市场。
02 现在的蜜糖,是明天的砒霜
在我看来,没有一家能谈得上“良心”二字,而且这种外卖大战的后果,一定是肥平台而瘦天下。这种包裹着砒霜的蜜糖,主要是通过如下手段进行:
1 忽悠商家,进驻平台,刚开始免费给补贴给流量,让商家吃到红利,吃到甜头。2 等市场瓜分完毕,初步定型,就开始向商家“收租”,其形式有流量曝光费,广告费,平台抽成等等。3 在这个过程中,商家的利润会越来越低,并且逐步被一些“不讲武德”的同行带偏。比如,A商家通过大量科技与狠活,让自己买来的陈年冷冻鸡腿肉,吃起来比国宴上的鸡腿还鲜,且通过投流,删差评等行为,获取外卖排名的前排位置。B商家本来老老实实做生意,在A商家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带动下,心一横:这个时代,就不能做老实人!遂走上了和A商家一样的邪路。(垃圾外卖就是那么来的)。
4 管他生态如何,各大平台安心收租,既当裁判员,也当运动员。(决定商家排名前后,决定商家曝光流量)
一笔订单一笔租,数字化技术监测,收益实时到账,主打一个方便。5 同时在线收集用户地址、信息、行为偏好,消费习惯,为日后的新业务布局,打下基础。比如,平台会收集一些复购率高的产品,然后自己找供应商做自营,用所谓的大数据抢走中小商家的生意。最后,无数中小商家,从夫妻老婆店,从个体小老板,被迫变成了平台的外卖员,以及佃农。大量老实做生意的商店被迫关门,老板灰心丧气,心态扭曲。对国家而言,由于很多大平台都把公司注册在开曼群岛,避税手段丰富,钱是他们赚的多,但税也收不上来。同时,在闪送、外卖的模式下,不需要有服务员,不需要有房屋装修,不需要有清洁卫生,不需要导购。大量中间商消失,大量服务性岗位蒸发,给国家的稳就业工作,造成巨大的压力。
<img class="rich_pages wxw-img" style="height: auto !important"/><img class="rich_pages wxw-img" style="height: auto !important"/><img class="rich_pages wxw-img" style="height: auto !important"/>
<img class="rich_pages wxw-img" style="height: auto !important"/><img class="rich_pages wxw-img" style="height: auto !important"/><img class="rich_pages wxw-img" style="height: auto !important"/>
03命运中的所有补贴,背后都标好了代价
对于个体而言,刚开始像李云龙一样嗷嗷叫:xx良心!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补贴给力!但过段时间也就不叫了。因为很快大家就会发现:自己的工资少了,工作也变得难找了,社会需要的岗位也越来越少了。与此同时,他们也会看到各种各样平台软文的投放,比如:帮卖不出去货的中小商家,给到线上流量扶持,帮助他们生意大卖。主动助农,帮助农民提升科技含量,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在西北种植大树,让沙漠变绿洲,搞得人都觉得沙漠变绿是某些平台干的一样,纷纷捐款支持(实际是国家在背后花大钱推动)。这些推送看多了,误以为平台向善,提供了新的发财路径,是“新经济”的体现。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成为网红大军的一员,成为外卖大军中的一分子。从此,再也难以翻身。如此一来,就又以某种形式,成为平台的佃农之一,和利润被不断压缩的商家们殊途同归。最关键的是,他们每天还都吃着垃圾食品,纵享三花淡奶的丝滑。等年纪大了,还得给医院上一份贡。
<img class="rich_pages wxw-img" style="height: auto !important"/><img class="rich_pages wxw-img" style="height: auto !important"/><img class="rich_pages wxw-img" style="height: auto !important"/>
04 给普通人和国家的一些提醒
1 当我们在为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为价格战沾沾自喜时,请不要忘了:这个社会大部分的工作岗位,就是中间商,就是干服务的。巨头每抢占了一个便士,街头就会多一个待岗人员。2 平台经济并不是新质生产力,现在巨头的手从外卖伸向超市,便利店。将来,整个社会的消费市场,就是几大平台的天下。绝大多数的老百姓,都会成为平台的附庸,算法的奴隶。3 在欧美国家,一个平台,一家企业,是不可能允许同时搞零售、搞电商、搞外卖、搞金融、搞小额放贷、搞酒店租赁、搞菜市场......。因为人家知道,如果有这样的平台存在,最后一定会把经济搞死,搞坏。4 别看一些所谓的企业家可怜兮兮,天天说自己做生意难,动不动被友商攻讦,被人黑。什么是难?真正的难,是想着明天的一日三餐怎么来,是被车贷房贷压的喘不过气,是担心下个月会不会被开除的恐惧。除此之外,都不叫难。都是做作,都是演戏,都是鳄鱼的眼泪!
注:放眼全世界,中国独卷。今天的这篇文章,是本人考察欧洲、东亚、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后,一个最深的总结和观察。文章内容所指,得罪了所有平台经济的巨头,注定要承受一些压力,但经济反垄断、破除算法吃人的行动势在必行。
中国到了必须要结束内卷的时候了!-完- 我朋友开餐馆的,被外卖平台坑惨了,抽成越来越高,最后只能关门,这就是现实 长此以往,万劫不复 作者得注意安全 嗯看看就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