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女:人类最接近“水下生物”的群体,每天潜水5小时,基因已进化
据新闻报道,最新科研发现,韩国济州岛的“海女”因常年闭气潜水,其后代出现了适应潜水生活的“超能力”——让他们更适应水下长时间活动的环境。这个名字可能对很多人来说略显陌生,其实“海女”是指那些生活在海边、以自由潜水方式采集海产品为生的女性劳动者。目前最为人熟知的是韩国济州岛的海女,日本沿海地区也有类似群体。实际上,我国海南的疍民女性也可以被归为广义的“海女”,而在东南亚,如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的巴瑶族女性,也同样以潜水采集为生。她们大多世代生活在海边甚至海上,极少踏足陆地。为了适应这种特殊的生存环境,她们逐渐发展出一系列非凡的“技能”。
海女们每天在海中作业超过5小时,一次屏气可持续2到3分钟,下潜深度十几米,在没有氧气瓶等设备的情况下,靠一口气寻找鲍鱼、海胆、海参等高价值海产。这些女性,是地球上最擅长自由潜水的一群人。
不过,我们会发现,虽然她们技能惊人,但目前世界静态闭气或自由潜水的纪录保持者却并不是海女。这是为什么呢?常常听说“海女”,却几乎从未听说“海男”,又是为什么?我们来简单聊聊相关话题。
研究表明,长期潜水使海女普遍具备三项生理特征:心跳慢、耐寒和血压低。这三者都是闭气潜水的关键能力。首先,心跳变慢能降低氧气消耗;其次,耐寒能避免因寒冷而加速代谢,减少氧耗;最后,血压偏低能保持稳定循环,在缺氧情况下依然维持关键器官供氧。更令人惊讶的是,像海女和巴瑶族这类群体,还普遍拥有比常人更大的脾脏——潜水时它会自动收缩,将储存的富氧血液释放到体内,帮助延长闭气时间。
闭气能力,其实可以理解为“单位氧气的使用效率”。普通人憋气不到一分钟,往往是因为大脑对呼吸欲望的本能反应;而经过练习的人,则可以放松地延长至1-2分钟。海女们通过代际传承和日复一日的实战训练,在闭气技巧上自然比普通人高出许多。
不过,当我们把视线转向竞技自由潜水时,就能看到差距了。目前的静态闭气世界纪录:男子为11分35秒,女子为9分07秒;而无脚蹼自由潜纪录:男子为 125米,女子为 98米——这些都远远超过海女的平均水平。这是因为竞技潜水是经过高度训练、精密准备,并且通常只执行一次高强度挑战;而海女的挑战是连续、高频、实用型的,一整天在冷水中多次下潜,闭气同时还要游动和采集,实际更为消耗体能。
至于为什么大多是“海女”?其实原因也不复杂——这是一种长期形成的社会分工。传统渔村中,男性通常出海远洋捕鱼,一走就是几天甚至几周;而女性留在家里照看小孩,因此负责近岸的采集劳动。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性别角色固定下来,就形成了海女这一独特身份。
像海女、巴瑶族这样的群体,是人类为了适应极端环境而逐步进化出的真实范例。这方面人类跟其他动植物并无不同。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与现代捕鱼技术的普及,这些依靠身体与大海搏命的职业正在逐渐消失。海女,或许终将成为一个文化记忆,而她们的坚韧和智慧值得铭记与传承。 我听说过日本的海女,她们真的很厉害,这种传统技能太酷了! 为什么都是女的呢 还有石女 我信你个鬼 以前有一个电视剧名字叫《女蛙》,印象深刻[哈哈][点赞] 她们的坚韧和智慧值得铭记与传承 涨知识了 吓我一跳,海女 她们真的很厉害,这种传统技能太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