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式车门把手问题多,工信部要为其“立规矩”
IT之家 5 月 8 日消息,IT之家从工信部官网获悉,工信部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工信部称,根据标准化工作的总体安排,现将申请立项的《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予以公示,截止日期为 2025 年 6 月 7 日。如对拟立项标准项目有不同意见,请在公示期间填写《标准立项反馈意见表》并反馈至工信部,电子邮件发送至 KJBZ@miit.gov.cn(邮件主题注明:强制性国家标准立项公示反馈)。
《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书显示,此次征集意见的目的和意义是,近年来,随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隐藏式车门把手凭借美观、科技感强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市场上的车门把手产品呈现出工作原理、形式多样化趋势,在市场应用过程中暴露出以下问题:强度不足、控制逻辑潜在安全风险、识别操作难(隐蔽无标志)、断电失效、夹手等,潜在逃生、救援风险。上述问题带来了潜在的逃生与救援风险。如:碰撞、起火等事故中,造成断电现象,使电动式外门把手、电动式车门内把手失效,增大救援及逃生阻碍;无明显、统一标志,增加紧急情况下的操作难度。
从救援逃生角度,强化汽车车门外把手在碰撞以及车辆起火等事故场景的安全逻辑,增加机械或者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要求,保证断电、碰撞等事故中车门系统能够开启,从而进行救援及逃生活动;保证翻滚、坠落事故中,能够防止门把手的误作用,从而降低乘员跌落风险;规范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应急式车门内把手易于识别的安全标志,保证标志可见性,从而降低乘员紧急情况下的逃生难度;保证车门把手的结构强度,防止事故发生后门锁操纵机构功能丧失。
本文件规定了汽车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安装要求、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标志要求、电动式车门外把手的防夹要求与试验方法、车门外把手和车门内把手的强度要求与试验方法、电动式车门把手的动态试验要求与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 M1 类、N1 类汽车和多用途货车的车门把手,其他车辆车门把手参照执行。
国外暂无与本标准相关标准。国内与汽车门把手相关的标准有 QC / T 988-2014《汽车车外门拉手》、QCT1211-2024《乘用车车门内开拉手总成》,其对门把手的耐久、强度、耐高低温、耐振动、耐腐蚀等进行了技术要求。但是随着电动式、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应用,暂无标准对其布置、标志、安全功能、结构强度进行技术要求。 应该明确规定车门把手必须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开启车门(除车体框架结构严重变形的情况以外) 已经买了在用的咋办 一个的的确确的隐患设计就该被禁止。 完全没有必要设计所谓“隐藏式车门把手”。 瞬间就改变百年造车经验,改变的隐藏门把手。救命时候打不开 终于要改为有机械功能的把手了,增加安全性!少弄些假高科技[心][点赞][点赞][点赞] 哈哈哈,我第一次接触这种把手,就能说出一堆危险情况出来[哈哈]果然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认为[哭笑] 毫无必要的隐藏式门把手 早该出手了,简直乱来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