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心心念念的两大待遇,外交部当着全球的面,宣布给了欧盟
2025年5月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中方与欧洲议会决定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这一举措标志着中欧关系从经贸合作逐步迈向政治互动,为双方未来的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此同时,中方还向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出了访华邀请。这些待遇,正是特朗普执政期间一直渴望却未能达成的外交成果。中欧关系的转变并非偶然,而是全球格局变化的直接反映。欧盟在近年来的对华态度发生了显著调整,这不仅与中方积极的外交努力有关,也与特朗普执政期间美欧关系的裂缝密切相关。
美欧关系裂缝的背后:特朗普政策的反作用
特朗普执政期间,美欧关系经历了重大考验。其“美国优先”政策让欧盟成为关税战的直接目标。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数据,特朗普政府对欧盟钢铁征收25%的关税,对铝制品征收10%的关税。这种贸易霸凌让欧盟经济受到冲击,也让欧洲对美国的信任逐渐下降。
此外,特朗普在北约防务分摊问题上对欧盟国家施压,要求其将军费开支提高到GDP的5%。这一要求引发了包括德国和法国在内的主要欧洲国家的不满,进一步加剧了美欧关系的紧张。
外交领域,特朗普试图通过施压迫使欧盟在对华政策上保持一致,但其过于强硬的手段反而促使欧盟开始审视与中国的关系。美欧关系的裂缝让欧盟意识到,过度依赖美国可能带来风险,而中国则成为一个值得合作的选择。
中欧关系从经贸到政治的转型
长期以来,中欧关系主要集中在经贸领域。根据欧盟统计局(Eurostat)数据,2022年中欧双边贸易额达到8473亿美元,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然而,在政治领域,双方互动相对有限,主要原因是欧盟在多项议题上受到美国影响,缺乏对中国的独立判断。
此次外交部宣布全面恢复中欧立法机构交往限制,标志着双方关系开始向政治领域拓展。这一转变不仅有助于增强中欧之间的互信,也为双方在全球治理、气候变化等重大议题上寻求共同立场提供了可能。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中欧高层互动的频繁开始对经贸合作产生积极影响。例如,欧盟委员会发言人罗夫斯基斯近日透露,中欧已同意研究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设定最低价格,以取代此前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方案。这一政策调整是中欧关系改善的直接体现,也为双方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打开了新局面。
欧盟的“清醒时刻”能持续多久?
尽管欧盟在当前形势下选择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但这一“清醒时刻”能持续多久仍有待观察。欧盟内部也存在亲美派与独立自主派的分歧。例如,波兰等国家在安全领域高度依赖美国,而法国和德国则倾向于推动更多战略自主。这种内部矛盾可能对中欧关系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此外,美国可能采取反制措施,通过外交或经济手段阻止欧盟与中国的进一步合作。中欧关系的深化是否会进一步加剧美欧关系的紧张,也是未来值得关注的重要议题。
结语
特朗普执政期间的政策虽然旨在加强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却在无意间促成了中欧关系的转型。中国外交部宣布全面恢复中欧立法机构交往限制,并邀请欧盟高层访华,这些待遇正是特朗普始终渴望但未能实现的成果。欧盟的独立意识正在觉醒,而中欧合作的深化也为全球多极化趋势提供了新的动力。在未来的国际博弈中,中欧关系的走向将成为影响全球格局的重要因素。 不要盲目乐观。美国不会让中欧政治联手的。这也许是欧洲做给美国看的。 别忘了冯德莱恩抹黑中国人民的种种恶行 欧洲只是讨厌特朗普不是讨厌美国!如果民主党上台,也会毫不犹豫跟中国翻脸 说的对,时刻保持清醒,就是对自己最好的的负责! 防止欧盟拿中国当筹码要挟特朗普,一旦欧盟与美国谈妥了必会反过来背刺中国~ 这些人都不值得期待,此一时彼一时,翻脸与翻纸一样 当初拜登为了不让欧盟与俄罗斯走近,忽悠小司,绑架欧洲,挑动俄乌战争。 现在就是先谁的策略有较 欧洲有美国住军他们沒有自主权!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