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代归化退籍!他0出场,原年薪8万,归化4年净赚3600万!
国足的归化政策向来伴随着争议,在第二批归化球员如塞尔吉尼奥终于上演中国国家队首秀时,首批归化球员的去向也成为了热议的话题,有一名初代归化球员始终无法得到国足的青睐,并且早已选择了退籍,他就是来自秘鲁的罗伯托·萧初,中文名萧涛涛。
2019年,广州恒大以100万美元转会费签下萧涛涛,并开出200万美元年薪,远超他在秘鲁的8万元人民币收入。然而,由于归化程序未完成,他只能以外援身份被外租至中甲球队。即便后来成功入籍,恒大也从未给他机会,他仅在申鑫、昆山FC等队零星出场,4年时间里未代表广州队或国足踢过一场比赛。
讽刺的是,萧涛涛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4年收入约3600万人民币,远超他在秘鲁整个职业生涯的薪水。而他的竞技状态却一路下滑,最终在2023年恢复秘鲁国籍,黯然离开。
萧涛涛的案例并非孤例。第一批归化球员中,艾克森、阿兰等人虽有过短暂贡献,但受限于年龄和状态,未能真正提升国足实力;高拉特因规则问题甚至从未获得为国足出场的资格;侯永永、德尔加多等也未能兑现预期。
归化的初衷本是快速提升国家队水平,但实际操作中却沦为俱乐部"囤积资源"的工具。恒大当年大举归化,更多是为了增强自身阵容厚度,而非真正为国家队培养即战力。萧涛涛这样的边缘球员被高价引进,却因实力不足或战术不符被长期外租,最终双方"双输"。
如今,第二批归化如塞尔吉尼奥已登场,但国足在世预赛的糟糕表现证明,依赖归化绝非长久之计。真正的足球发展需要青训体系、联赛质量和科学管理的共同作用,而非急功近利的"雇佣兵"策略。
萧涛涛的故事,是中国足球归化浪潮中的一个缩影——高投入、低回报,甚至沦为笑谈。当28岁的他仍在失业中徘徊,中国足球或许该明白:归化可以是一剂补药,但绝不是根治顽疾的良方。对此,您又怎么看? 人傻钱多 只会有黑幕 哪有可能出成绩 把梅西归化了也不可能把男足带进世界杯 很简单的道理 足球是集体竞技项目 不是一个两个人完成的工作 都很有水平的团体再加上一两位特别优秀的球员为核心带动整个球队发挥出色而获得胜利 是可以的 美国如果能把莎莎和大头归化到美国乒乓球队 那美国短时间里就完全可能成为乒乓运动的强国 但他们早晚是要退役的 没有后续的后备力量 同样是昙花一现只要存在类似“十万元一斤茶叶”这类的事或这类的想法 男足不会有希望 无论是谁都不可能来改变 洗钱的吧 毛线,他真实收入至少被分走一半,没有“项目”哪里有油水? 中国搞归化,很多人中饱私囊, 资本的需要。最终是对最低层百姓的欺榨。 这么大的一个中国,找不出十一个踢球的,而靠归化提升,真是悲哀!归化球员是来中国拿钱的,他们没有国家荣誉感,怎么能为国效力,更谈不上提升国足水平了!本身归化这些球员就纯属扯淡,甚至还为当年恒大洗钱提供了为便! 足协就是牛[点赞][点赞][点赞] 国家LDR为什么不去查他们?
页:
[1]
2